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6章 科舉大爆發(fā),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科舉大爆發(fā)
三月,開春!</p>
朱雄英在奉天偏見接見禮部尚書宋禮!</p>
宋老頭六十五歲了,一把年紀了,今日來見皇帝,是來辭官的。</p>
明朝對官員退休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洪武初年定為七十歲,后來到了洪武十三年改為六十歲,洪武二十三年又改成七十歲了。</p>
這與開國缺官和后來那幾場大案有關(guān)系!</p>
到了永興朝,朱雄英又給改了,古人本就壽命不長,七十歲退休,有些太晚了,而且人老成精了,本著無過就是功的心態(tài),昏昏沉沉熬上幾年,沒什么意思,還不如回家養(yǎng)老呢。</p>
于是就改成了六十五歲退休,但不是到了年紀就能直接不干的,需要提前給皇帝打報告,特別是六部尚書這樣的高官,皇帝同意了,你才能回家。</p>
像這樣的事情,朱雄英一般都會同意,干不動了,還為難人家干啥啊,用人哪能用到死啊。</p>
“宋卿,朕準了,不過……”</p>
朱雄英話鋒一轉(zhuǎn),說道:“不過會試即將舉行,全國各地的學(xué)子都會齊聚京城,到時候還要你這個禮部尚書監(jiān)考,晚走兩個月吧!”</p>
“是!”</p>
宋禮拱手道:“臣分內(nèi)之事,義不容辭,只是今年的考題,陛下看……”</p>
朱雄英猶豫片刻,說道:“考時政吧!”</p>
宋禮趕忙諫言道:“陛下,永興一朝,歷經(jīng)數(shù)次大考,所考內(nèi)容皆是時政。眾多考生皆能猜到題目,從而提前準備……今年是否應(yīng)當有所變化!”</p>
朱雄英面色沉穩(wěn),微微一笑道:“無需如此,永興已歷經(jīng)二十余載,文治武功,做的事情太多了,能將整個大明這二十六年的朝政大事融會貫通者,又有幾人能做到……”</p>
“科舉……選拔的乃是能夠輔佐朝政、治理地方的大才,若有人真能對朝廷大業(yè)提出具有實際意義的建議,朕不介意破格擢升!”</p>
朱雄英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而不是吟詩作對的大才子。</p>
而且,治國之策,可不是提前準備就能想出來的。</p>
……</p>
春暖花開,歷經(jīng)永興之治,如今的金陵比洪武朝時更加的繁華,各級官吏也更有規(guī)矩,起碼沒有官員敢正大光明的欺壓百姓。</p>
玄武湖的景致,雞鳴寺的梵音,紫金山的雄偉,引得眾人神往,尤其是那紫禁城中的奉天殿,更是天下士子心之所向。</p>
國子監(jiān),貢院之內(nèi)!</p>
來往的學(xué)子川流不息,這些都是全國各地前來參加會試大考的學(xué)子,眼看距離考試還有些日子,許多學(xué)子相約著一起出行,領(lǐng)略金陵的繁華。</p>
當然,更多人還是留在貢院內(nèi)學(xué)習(xí),畢竟大考馬上開始了,三年就這一次,寒窗苦讀,白首窮經(jīng),為了就是皇榜留名。</p>
茶樓之內(nèi)!</p>
站在二樓,透過窗戶,向北眺望,勉強可以看到那座模糊的奉天殿。</p>
“學(xué)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p>
一位身穿青衫的年輕讀書人感慨道:“不知道我這輩子能不能登堂入室!”</p>
“陳兄,你可是鄉(xiāng)試第一名,還怕進不了奉天殿?。 ?lt;/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