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埋了,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茂大手一揮,招呼道:“埋了!”</p>
幾個大坑瞬間傳來求饒聲,要不是黃禧把事做的太絕,湘王也不會用活埋的方式處理他。</p>
藍太平從不遠處走了過來,問道:“其余人呢?”</p>
“都在這呢!”</p>
常茂指了指幾個大坑。</p>
“老子問的是韓克忠!”</p>
藍太平不耐煩的說道:“也不是老子要問的,是湘王問的!”</p>
“他啊,帶著人在思州修路呢,說什么耽誤太久了,要趕工!”</p>
常茂撇著嘴說道:“你說他咋不死在思州呢,這樣朝廷就能名正言順的出兵,滅了四大土司,他還能流芳千古,什么改土歸流,真是麻煩,要我說,直接打過去!”</p>
藍太平使個眼神,笑道:“你去把韓克忠悄摸做了,咱們勸勸湘王,再打會兒!”</p>
“拉倒吧,你咋不去!”</p>
“我哪有工夫陪他們玩,我得回司馬院了!”</p>
常茂笑道:“你說你要不干了,下一任大司馬會不會讓我來當?”</p>
“我看,挺懸的……”</p>
“為啥?”</p>
藍太平笑道:“傳言……我也是聽說的,太子曾經(jīng)問過陛下,我之后,誰來當這個大司馬,你知道陛下說的誰嗎?”</p>
“誰?。 ?lt;/p>
“平保兒!”</p>
“他算個屁?。 ?lt;/p>
藍太平笑道:“雖然咱們走的近,可平保兒鎮(zhèn)守漢東之地二十余年,功勞確實比你大!”</p>
……</p>
思州平定的捷報傳到京城,朱雄英立即傳旨昭告天下,設(shè)立貴州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兵馬都指揮使司,下轄十六府,三十八縣,治所定在貴陽府。</p>
漢南參政張顯宗為布政使,兼任按察使,顧勇為兵馬都指揮使……</p>
顧勇是顧成的兒子,承襲鎮(zhèn)遠侯,之前任貴州衛(wèi)指揮使,被皇帝破格提拔為兵馬都指揮使。</p>
同時,都察院御史陳瑛也到了貴州府,張榜安民,宣傳朝廷的國策。</p>
以后,黔地再也沒有什么土司,只有朝廷的布政使司,受各地衙門管理。</p>
陳瑛到了貴州府,為了安穩(wěn)百姓,直接宣布,貴州布政使司免去兩年賦稅,兩年后,享受五十稅一的賦稅國策。</p>
這對于常年被土司管理的百姓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事,盡管是如此低的賦稅,對朝廷來說,也是多的,因為跳過了土司的抽成,以后百姓就能直接向各地官府按照朝廷規(guī)定的賦稅進行納稅。</p>
改土歸流,朝廷滿意了,百姓也滿意了,可有人不滿意了。</p>
最先鬧起來的就是播州,楊綱接受朝廷改土歸流的國策,得到一個從三品的官職,還有世襲侯爵的封賞,可其他人卻不愿意聽從朝廷的命令。</p>
“楊綱,你這樣做,和賣了祖宗有什么區(qū)別!”</p>
一位楊家的族老敲著拐杖,說道:“楊家的千年基業(yè)全毀在你手里了,哎……”</p>
“你不配當楊家的族長!”</p>
“背叛祖宗!”</p>
“大逆不道!”</p>
大廳內(nèi),楊家族老,子弟,還有手下紛紛指責楊綱不該接受朝廷的改土歸流!</p>
楊綱也是無奈,說道:“各位叔伯,各位兄弟,非是我要支持朝廷改土歸流,而是沒有辦法啊,思州,思南已經(jīng)被朝廷平了,田氏一族全部覆滅,我們?nèi)羰遣粡模矔S為一樣的下場,到了那時,祖宗基業(yè)才是保不住??!”</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