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6章 陽謀,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陽謀
朱雄英擺手道:“舊人走了,可總要有新人補(bǔ)上去,就是不貼心!”</p>
“哎,為了江山社稷,朕可以受受凍,倒也沒什么,可不能心涼啊,一旦心涼,那整個朝廷不都涼了!”</p>
話到此時,詹徽已經(jīng)完全明白過來了,皇帝又想找個人干得罪人的活了,不過,詹徽老了,他干不動了,需要另外找一個能臣干吏。</p>
“新衣未必不貼心啊,陛下!”</p>
朱雄英笑著問道:“看來詹卿雖不在朝廷,卻也始終有憂國憂民之心啊!”</p>
“老臣年紀(jì)大了,如今就算有心為陛下分憂,也無能為力,這把老骨頭也只能在家喝茶養(yǎng)花,全當(dāng)養(yǎng)老了!”</p>
詹徽連連擺手,朝廷的渾水,他是不愿意在趟了,官是沒了,能在家養(yǎng)老,已經(jīng)是萬幸中的千萬幸了。</p>
說到底,還是皇帝有情有義,不愿意為難他這個老頭子,換成太祖爺,那就是第二個李善長。</p>
“不對吧!”</p>
朱雄英似笑非笑的說道:“朕怎么聽說,陳丕在漢南走的每一步都是你在背后指點,不然不會走的如此平坦啊,做起事來也是滴水不漏!”</p>
皇帝其實什么都知道!</p>
詹徽并沒有慌張,而是平靜說道:“陳丕自二十多歲就跟著老臣做事,二十多年過去了,就算再平庸之人,也該成才了,老臣確實指點過他漢南之事,不過,大部分事都是他自己決策的,出了事,不能怪到老臣頭上吧!”</p>
朱雄英頓時大笑起來,這個老狐貍,離開了朝廷倒成了好人,還想著拉他學(xué)生一把。</p>
“功是功,過是過,有功即賞,有過必罰!”</p>
“陛下賞罰分明,令臣敬佩!”</p>
詹徽開始說屁話了!</p>
“少說這些沒用的!”</p>
眼看鋪墊的差不多了,朱雄英正經(jīng)起來,問道:“最近南邊出了點事,你聽說了沒有?”</p>
“臣早已不在朝廷,并不知道!”</p>
“思州,思南的兩大宣撫司為了爭一座朱砂礦,進(jìn)行火拼,死了不少人,思南宣撫司沒打過,把思州宣撫司告到朝廷了!”</p>
朱雄英言簡意賅,把事說了一下,詹徽眉頭一皺,說道:“陛下,此事老臣確實沒聽說!”</p>
“那你現(xiàn)在知道了!”</p>
“老臣……”</p>
詹徽一時語塞,愣了片刻后,緩緩說道:“陛下,臣可否看看奏本!”</p>
“可!”</p>
朱雄英就是為了這件事來的,老樸立馬送了過去。</p>
詹徽打開后,看了一遍,斟酌片刻后,說道:“陛下,這是一次收回思州,思南,打擊四大土司的好機(jī)會?。 ?lt;/p>
詹徽就是詹徽,別的臣子看后都在討論要不要插手田氏土司的內(nèi)事,而詹徽卻能一針見血的指出這件事的核心問題。</p>
詹老頭能成為永興朝第一文官,那不是沒理由的。</p>
朱雄英故意問道:“怎么說?”</p>
“朝廷下詔,讓思州宣撫使田深,副使黃禧來京,如果不來,就是抗旨不遵,興兵討伐叛逆!”</p>
詹徽的思路和皇帝所想,不能說差不多,簡直就是一模一樣。</p>
“如果二人來了呢?”</p>
詹徽冷冷一笑,說道:“來了那就更好了,把宣撫使田深關(guān)起來思過,把副使黃禧放回去……”</p>
“思州,思南,這兩大宣撫司積怨已久,田深被懲,黃禧一定不服氣,他還得找田宗定的麻煩……”</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