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章 誤打誤撞,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深夜,氣溫驟降!</p>
宣化到淵縣的山林之間,一支軍隊正在艱難前行。</p>
“瞻基,我們走到哪里了?”</p>
耿叡坐在一處枯樹下,士兵也停了下來,吃著餅子,喝著冷水,中途休息。</p>
“我剛才問過了,前面十幾里處就是葫蘆山,翻過這座山,就快到淵縣了!”</p>
朱瞻基凍的瑟瑟發(fā)抖,顫顫巍巍的將一塊肉干塞進(jìn)嘴里,用力嚼了起來。</p>
“帶的糧食還有多少?”</p>
“最多還能吃兩頓,兩天到不了淵縣,咱們都得餓死在這里!”</p>
并非糧食帶少了,而是實在無法帶太多,沒有運糧隊,所以每人自己攜帶糧食,只有做好的餅子最為輕便,至于水則不用帶,山林里不僅有泉水,地上還沒融化的雪也能吃。</p>
“休息兩個時辰,破曉前翻過葫蘆山,再休息一晚上,然后直奔淵縣!”</p>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只能賭一次!</p>
破曉,天朦朧亮,卻依舊沒有褪去黑色,耿叡帶著人馬繼續(xù)行軍,來到葫蘆山下。</p>
葫蘆山,顧名思義,長得像葫蘆一樣,這個時候,耿叡發(fā)現(xiàn)半山腰竟然有十幾道亮光!</p>
“不對啊,這深山老林怎么會有人?”</p>
耿叡有些懷疑,可以確定,這地方絕不會有百姓居住。</p>
朱瞻基皺著眉頭道:“會不會是黎利的叛軍?”</p>
“不好說!”</p>
耿叡猶豫片刻后,說道:“瞻基,你在這守著,我?guī)送低得^去看看!”</p>
“好,小心一些!”</p>
“知道了!”</p>
耿叡帶著二十人前往亮光的地方前行,等到他回來時,天已經(jīng)亮了,太陽也出來了。</p>
“怎么樣?”</p>
耿叡抓起一把雪塞進(jìn)嘴里,氣喘吁吁的說道:“尋常百姓打扮,卻帶著武器,應(yīng)該是黎利的人,好像在守著什么東西,人數(shù)不確定,但應(yīng)該沒多少人!”</p>
朱瞻基當(dāng)即說道:“那還等什么,摸過去干掉他們啊!”</p>
“你等我喘口氣!”</p>
“你歇著,我?guī)诉^去!”</p>
朱瞻基大手一揮,帶人悄悄走了過去,果然看到手持刀槍的青壯,此地距離淵縣最近,肯定是黎利的人。</p>
“呼!”</p>
耿叡和朱瞻基各自躲在一塊石頭后面,拿出短弩,開始上弦裝箭。</p>
“嗖……嗖……”</p>
二人同時放箭,將山下兩名看守射殺,隨后帶著人上山,一路摸過去,直到半山腰才被發(fā)現(xiàn)。</p>
經(jīng)歷一場血戰(zhàn),葫蘆山的黎利軍全軍覆沒,想抓個活口都抓不到,這些人寧死也不當(dāng)俘虜,眼看跑不出了,有人直接往明軍刀口上撞。</p>
這一幕幕讓朱瞻基和耿叡大為震驚,一位張輔的親兵說道:“黎利這個人很厲害,他的手下都對他很是忠心,以往和他作戰(zhàn),就算抓到幾個叛賊,這些人寧死都不出賣他!”</p>
黎利在漢南已經(jīng)不是一個人了,形成了一種信仰和精神,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p>
“瞻基,后面的山洞里全是糧食和一些武器,棉衣之類的東西,看來是黎利提前準(zhǔn)備好的!”</p>
“他準(zhǔn)備這些東西……”</p>
話沒說完,耿瑞突然明白過來,說道:“咱們好像捅到黎利的屁股上了!”</p>
朱瞻基略有思索,說道:“我好像也明白了,還想到如何對付黎利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