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指揮使人選,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指揮使人選
聽到徐王推薦自己,常茂心中感動不已,關(guān)鍵時刻,還得是自家外甥啊。</p>
常茂在洪武朝不顯山露水,但在永興朝的幾場大戰(zhàn)中大放異彩。</p>
覆滅倭國,平定高麗,特別是跟隨晉王在西域大戰(zhàn)帖木兒征東大軍,多少硬仗,惡戰(zhàn),都是他打過來的,乃當之無愧的先鋒大將。</p>
論身份,論名望,論武藝,論軍功,常茂完全有資格來當這個閱兵指揮使!</p>
就算沒有世襲常遇春的爵位,以他這幾年的軍功也足以封爵了。</p>
“陛下!”</p>
詹徽繼續(xù)說道:“臣同樣舉薦鄭國公擔任閱兵指揮使!”</p>
“臣附議!”</p>
新任榮國公王德開始支持他們的老大哥了!</p>
“臣也附議!”</p>
這種事哪里能少得了曹炳,大明開國的二代,三代勛貴紛紛支持常茂。</p>
李景隆頓時慌了,他奶奶的,老子平?;ㄟ@么多錢,幫了這么多人,關(guān)鍵時刻沒人支持老子嗎?</p>
老子總不能自己推薦自己吧!</p>
閱兵指揮使,這絕對是名留青史的好機會!</p>
“陛下!”</p>
大胖挺著大肚子,出班道:“臣舉薦曹國公……”</p>
“曹國公出身名門,其父乃我大明名將岐陽武靖王,其弓馬嫻熟,熟讀兵法,洪武,永興兩朝頗有戰(zhàn)功,輔佐陛下推行新政,茶馬海運,穩(wěn)定國本,于國有大功,乃我大明不二之功臣……”</p>
“且身居大都督多年,精通練兵指揮,由曹國公擔任閱兵指揮使最為合適!”</p>
李景隆頓時松了口氣,小燕王……老子總算沒白請你去秦淮河玩這么多次,還有你在我家的酒樓白吃這么多年。</p>
胖子其實并非是多想支持李景隆,他就是完全看不上常茂那群人,畢竟,之前就不怎么對付,藍玉死后,勛貴和燕藩又成了死敵。</p>
和大胖關(guān)系好的勛貴也就李景隆了!</p>
其實也不是和李景隆關(guān)系好,而是李景隆和誰關(guān)系都不錯。</p>
“臣也舉薦曹國公!”</p>
練子寧出班道:“曹國公新朝之功乃當之無愧的第一臣!”</p>
“臣附議!”</p>
“閱兵指揮使要能統(tǒng)籌全局,指揮全軍,而不是論個人武力,曹國公比鄭國公更為合適!”</p>
李時勉也支持李景隆,他可沒得過曹國公任何好處,就是單純感覺他更合適。</p>
“臣支持曹國公擔任閱兵指揮使!”</p>
一時間,支持老李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還有一部分人支持馮誠,徐允恭,還有支持老將耿炳文,曹震的。</p>
李景隆頓時感慨萬分,平常這錢真沒白花啊。</p>
而最為難的卻是朱雄英這個皇帝,一邊是自己的親舅舅,戰(zhàn)功赫赫,始終支持自己的常茂,一邊是自己的表哥,同樣是功臣,同樣支持自己的李景隆。</p>
二人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永興朝的中流砥柱,他們倆人都有資格成為這個閱兵指揮使。</p>
這可真夠為難的!</p>
“閱兵乃是國之大事,指揮使的人選至關(guān)重要,不可草率而定,朕要斟酌一番再定!”</p>
朱雄英大手一揮:“退朝!”</p>
各國使臣被禮部的人帶走了,朝臣也退出大殿。</p>
“九江!”</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