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小琉球,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如今應天都城已穩(wěn)定多年,百姓安居樂業(yè),各種制度完備,驟然遷都,勞民傷財不說,途中變數(shù)太多,再者,應天府乃太祖所定之都,牽系著諸多舊部臣民之心,一旦遷都,恐人心不穩(wěn),再生內亂!”</p>
練子寧言辭懇切。</p>
一直苦著臉的夏元吉再也忍不住了,跟著說道:“陛下,遷都必然要大興土木,征調無數(shù)勞役,勞民傷財,百姓定然苦不堪言,而且遷都工程巨大,耗費錢糧,大到無法估算,還請陛下三思!”</p>
遷都,不是建造一座新的皇宮,而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來建造一座新的城市。</p>
駙馬梅殷開口說道:“陛下,如果遷都,軍隊必然要換防,整個上直十二衛(wèi),五城兵馬司等……也要跟著遷走,這……”</p>
大明的軍隊是軍戶制度,士兵換地方駐扎,家人也要跟著一起走。</p>
“陛下!”</p>
曹震握著拐杖說道:“俺們這些人已經(jīng)在這住習慣了,實在不想走了,而且這也離淮西近……”</p>
王弼接著說道:“陛下,當年定都應天府,是劉伯溫那個老雜……是已故誠意伯劉伯溫推算出來的,金陵虎踞龍盤,又有長江天塹,位置得天獨厚,最有帝王之氣,別處恐怕沒有這樣龍氣!”</p>
除個別老油條苦著臉一言不發(fā)外,幾乎所有的臣子話里話外,都反對遷都,從制度,地理位置,到耗費錢糧,軍隊換防說到風水,能想到反對遷都的理由幾乎都說了一遍,總之就是不想走!</p>
就連大胖也暗暗搖頭,他雖然在北方長大,但相比較寒冷的北方,更愿意留在溫暖的南方!</p>
朱雄英微微皺眉,聽著他們滔滔不絕的說著,直到說的差不多了,才拍著桌子說道:“朕讓你們議論的是遷到何處,該怎么遷,而不是反對遷都……”</p>
“你們剛才說的,朕都聽到了,遷都之事,并非是在本朝之意,也非朕一時興起的事情……”</p>
“洪武朝時,太祖高皇帝就有兩次遷都之意,可惜都被各種事情耽誤過去……”</p>
“到了本朝,遷都之事絕不能在耽誤了,朕勢在必行!”</p>
話音剛落,朱允熥當即表態(tài):“陛下,臣支持遷都!”</p>
“我大明乃大一統(tǒng)王朝,歷經(jīng)兩朝開疆拓土,國土之大,遠邁漢唐,作為天朝上國,怎能偏安于江南之地,臣以為不僅要遷,還要向北遷!”</p>
有人帶頭支持了,李景隆立馬附和道:“徐王千歲言之有理,臣附議!”</p>
“老臣也附議!”</p>
要看詹徽開口了,陳瑛跟著說道:“臣也附議,支持遷都!”</p>
遷都意味著什么,這其中又有多少利益的得失,在場之人沒有一個糊涂的。</p>
永興是大權在握的皇帝,他說遷都,就算所有人反對都沒用。</p>
朱雄英悠悠問道:“遷都是一定要遷的,而且要向北方遷,都說說新都該選在何處合適?”</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