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4章 大行(4),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景隆站出來說道:“陛下,大行皇帝臨終囑咐,天下臣民出臨三日,可按照禮法,皇太子,皇子皇孫和后宮妃嬪要斬衰二十七個月,文武官員則穿二十七天喪服……”</p>
朱雄英手撫額頭,沉凝道:“依皇爺爺生前所留遺言,出臨三日之后,釋服,不禁婚嫁,萬不可擾及百姓之生計……”</p>
“明日蓋棺,民間各戶皆可取下白綾,一切如常,臣子可入宮哭喪并吊靈!”</p>
“臣明白!”</p>
李景隆又問:“陛下,敢問大行皇帝何時下葬?”</p>
朱雄英頓時沉默了,這件事他早就想過了,如今可是六月份了,天熱,老爺子的尸體肯定不能長放,即便鋪上石灰,堆上冰塊也保存不了多久。</p>
可問題是,大部分的藩王都還沒回來呢,尤其是在漠北的燕王,西域的晉王,還有漢北的韓王,沈王,漢南的唐王,云南的珉王,西北的肅王,慶王,漢東的伊王……</p>
這些藩王估計四天內趕不到了,當父親的走了,最后都沒讓兒子送一程就下葬了,這實在說不過去。</p>
“幾位王叔以為,皇爺爺該何時下葬?”</p>
朱雄英把問題拋給幾位藩王,你們是老爺子的兒子,你們說的算,等那幾個來了,要是沒能送老爺子最后一程,可別怪到你們侄子頭上。</p>
所有人看向周王,在場藩王中,他年紀最長,都等著他拿主意。</p>
“臣……臣遵從陛下圣意!”</p>
周王又不是傻子,他要說提前把老爺子下葬了,等其他兄弟來還不找他的事,其他藩王也就算了,晉王,燕王不敢打皇帝,還不敢揍你這個弟弟嗎。</p>
到時候肯定把怨氣撒在周王身上。</p>
事情又踢到皇帝這邊,朱雄英也是無奈了,看向朱允熥,問道:“大宗正拿個主意吧!”</p>
你是大宗正,是朱家的族長,掌管皇室的婚喪嫁娶,這事就該你來管。</p>
朱允熥心里那叫一個難受,他不可能在踢給別人了,因為這就是他該干的活。</p>
“回陛下,臣以為七日后下葬最為穩(wěn)妥,咱鳳陽老家就是這個規(guī)矩!”</p>
朱允熥正色道:“家里長輩去世,沒有一直放著的,那是大不孝,早些入土為安,才是我們這些子孫的一片孝道!”</p>
朱雄英點頭道:“言之有理,那就依照大宗正所言,皇爺爺七日后下葬!”</p>
沒辦法,天熱不能放,至于在外的藩王,你們能趕上就趕上,趕不上就算了,不可能把老爺子的尸體一直放著等你們回來。</p>
“臣遵命!”</p>
李景隆拱手繼續(xù)說道:“陛下,還有最后一件事!”</p>
“說!”</p>
“大行皇帝的廟號和謚號……”</p>
朱雄英問道:“禮部已經定下了?”</p>
“是!”</p>
李景隆拱手道:“大行皇帝起兵淮右,提三尺劍,歷經十余春秋,蕩滌群雄,戡定禍亂,攘克夷狄,收復諸夏,肇基南服,一統(tǒng)天下……”</p>
“在位二十九載,修明典章,建學校,崇儒術,育賢才,敘九疇,嚴祭祀,察天文,推歷數(shù),謹法度,撫四夷,萬國來朝……”</p>
“歷朝圣主,文治武功,無出洪武,洪武之功,澤被千秋,功蓋萬世,當為我大明太祖皇帝也!”</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