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3章 大行(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行(3)
朱雄英拿起包子咬了一口,慢慢嚼了起來,豬肉大蔥餡的,老爺子生前最愛吃了!</p>
看著熟睡的老爺子,腦海中想起爺孫倆一起吃飯的一幕幕,眼眶中再次泛起淚花!</p>
“你不吃飯,你皇爺爺會心疼的!”</p>
臨安公主變得柔和起來,安慰道:“你皇爺爺在天上看著你呢,你吃飽了,他才能放心!”</p>
朱雄英含著淚水,大口的吃著包子,讓人無比心酸。</p>
老爺子走了,大家都傷心,可誰有皇帝傷心?。?lt;/p>
人走了,朱雄英也不想在折騰老爺子了,寢宮被布置成了靈堂,宮里一片縞素,白成一片。</p>
到了下午,終于等來了在外就藩的兩位藩王來到京城奔喪。</p>
就藩定海諸島的郢王朱棟,還有就藩兗州的魯王朱肇煇。</p>
這個朱肇煇是老爺子的孫子,他父親是皇十子朱檀。</p>
魯王朱檀的王妃是湯和的大女兒,這倆人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壞事做盡,把兗州禍害的民怨沸騰。</p>
老爺子知道后怒不可遏,朱檀被處以侮辱性極大的“髡刑”,就是剃光須發(fā),王妃湯氏則被賜死,后來又把湯和的小女兒賜為繼妃。</p>
回到封地的朱檀開始修仙煉丹,長期服用金石丹藥,二十歲就把自己吃死了。</p>
魯王死了,魯藩卻留下一根獨苗,就是朱肇煇,他是小妾生的,被小湯氏撫養(yǎng)成人。</p>
朱肇煇不似他父親那般作惡多端,被繼母小湯氏教育的很好。</p>
加上老爺子生前也沒忘記這個孫子,經(jīng)常寫信教導他,對于祖父的教導他都能銘記于心,性情敦厚,對把他養(yǎng)大的湯氏很是孝敬,從來不參與討論朝廷大事,在封地淡泊自守。</p>
若是像他父親那般行事,朱雄英早就收拾他了,正是因為他能安分守己,這么多年都沒有為難他。</p>
藩王之中,他能第一個來京奔喪,朱雄英還是很滿意的。</p>
當夜,又有三位藩王進了宮,分別是周王,楚王,濟王。</p>
三人跪在靈堂大哭一場!</p>
“父皇,兒臣回來了!”</p>
周王趴著床沿,痛哭流涕。</p>
“父皇,您起來看看兒臣吧!”</p>
楚王同樣哭成了淚人!</p>
“父皇,我聽話了,我懂事了,以后再也不讓父皇操心了,父皇,您快夸夸兒臣?。 ?lt;/p>
濟王出去幾年,成熟了許多,再也不是那個頑皮的小孩了。</p>
朱允熥抹著眼淚,扶起三位叔叔,說道:“五叔,六叔,二十六叔,起來吧,皇爺爺臨終前說了,不愿意看到我們哭!”</p>
三人起來后,擦著眼淚坐在靈堂之上,周王哽咽道:“陛下,臣來遲了……”</p>
楚王同樣說道:“臣在海上得知父皇病危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本想立馬上岸趕來,可想了想,二十六弟還在濟州,便讓二十四弟先來,自己帶著艦隊去接了二十六弟……”</p>
“緊趕慢趕,還是沒能見到父皇最后一面,臣來晚了,還請陛下懲處!”</p>
朱雄英嘆息擺手道:“朕不怪你們,皇爺爺也不會怪你們的,能來就好,能來就好……”</p>
這幾位藩王離京城都不算太遠,剩下的不是在邊疆邊陲就是在外域了,一時半會肯定是趕不到了。</p>
深夜,身穿孝衣的李景隆走了靈堂,手中還拿著一道奏本。</p>
“陛下……”</p>
“噓!”</p>
朱允熥立馬站了出來,走過去低聲說道:“曹國公,陛下幾日幾夜都沒有合眼了,剛剛瞇了一會兒,有什么事明天再說吧!”</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