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3章 親家,你聽我說,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親家,你聽我說
本以為凌漢松口了,這事就算落地了,可萬萬沒想到,這個李時勉半路殺了出來,而且盛庸也在這,這就難看了。</p>
“親家,這是什么話??!”</p>
李景隆趕緊解釋道:“這人是我的侄子李憲,這小子昨晚主動向我坦白,這不趕緊帶他來找凌老大人認(rèn)罪,怎么能與我兒子有關(guān)……”</p>
“李辰這段時間都在司馬院訓(xùn)練呢,哪有機(jī)會出來,你搞錯了!”</p>
李時勉立馬走了過來,態(tài)度強(qiáng)硬道:“李太傅,你少在這胡攪蠻纏,我已經(jīng)審問了船主許家,他親口承認(rèn),那冒用樊忠之名,花費(fèi)三萬六千余兩銀子的人就是貴府的公子,陛下前侍衛(wèi)李辰!”</p>
“他壓根就沒去什么司馬院,從辭去宮中侍衛(wèi)之職,就一直在花船之上吃喝玩樂,驕奢淫逸!”</p>
李景隆不慌不忙的反問道:“李御史,那個許甲,一介賤商,他的話你也信?”</p>
“他說我謀反,你是不是立馬要把我砍了!”</p>
“還有……你不過是都察院一個小小的御史,竟敢在本公面前趾高氣昂,還沒有沒上下尊卑,你仗的誰的勢!”</p>
李時勉絲毫不懼,正義凜然道:“都察院監(jiān)察百官,彈劾不法之舉,清正官場風(fēng)氣,乃本職所在!”</p>
“李太傅身為大明官吏,卻包庇其子,身為御史自當(dāng)查明真相,去偽存真,上報于朝廷,由陛下圣裁!”</p>
李景隆有些慌了,卻強(qiáng)裝鎮(zhèn)定道:“都察院凌老大人已經(jīng)查明真相,奏本都寫好了,你又為何要污蔑本公!”</p>
李時勉正色道:“凌老大人有他的看法,我李某人也有自己的斷定,真假自有陛下定奪!”</p>
這意思很明顯了,他不管別人怎么說,他就堅持自己的看法,那個人就是你李太傅的兒子。</p>
李景隆頓時急眼,這個節(jié)骨眼可不能出什么亂子,盛庸那好辦,可要是讓陛下知道了,可就麻煩了。</p>
“李時勉,你當(dāng)真要和本公過不去!”</p>
“我李某人對事不對人!”</p>
李時勉堅決不退讓一步,這件事他辦定了!</p>
此時,凌漢走了出來,說道:“時勉,不可對李太傅不敬!”</p>
李時勉心中不服,卻還是主動行禮!</p>
“老夫坐鎮(zhèn)都察院,又受陛下重托探查真相,既然自首之人與嫌犯口供不一,那明日由老夫于都察院大堂親自審問,再給陛下一個交代!”</p>
既然結(jié)論沖突,那就重審,這無可厚非,二人自然沒什么意見,而李憲也被關(guān)在了都察院。</p>
離開都察院,李景隆給盛庸暗示一個眼神。</p>
盛庸冷著臉上了馬車,二人對視一眼,氣氛十分凝重,也有些尷尬,李景隆主動開口,陪著笑臉道:“親家,你聽我說……”</p>
“別!”</p>
盛庸冷著臉說道:“李太傅,這還有什么好說的,我們盛家小門小戶,高攀不上你們李家的大門,既然令公子心有摯愛,那婚事就此作罷……”</p>
“你放心李太傅,同僚一場,我不會讓你為難的,陛下和皇后娘娘那邊,我會去說,是我盛家悔婚再先,朝廷是打是罰,我盛庸一力承擔(dān)!”</p>
“就這樣吧,告辭!”</p>
盛庸對著車夫喊道:“停車,讓我下去!”</p>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