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9章 良臣遺言,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郁卿!”</p>
朱雄英安撫道:“朕明白,朕都明白,朕從來沒有責怪過你,朕雖然叫你郁老摳,但這些年要是沒有你在戶部撐著,精打細算的過日子,朝廷早就斷糧了,朕感謝都來不及了,又怎會責怪!”</p>
“郁老摳!”</p>
郁新呢喃道:“臣喜歡這個名號!”</p>
朱雄英嘆息道:“郁卿,你放心,等你百年以后,該有的都有,朕給你追封伯爵,給你定文謚,讓太子給你扶棺……”</p>
郁新緩緩搖頭,說道:“不重要,敢問陛下,從撒馬爾罕帶來的財物清算出來沒有,能否填上戶部二千二百萬銀子的口子?”</p>
都病成這樣了,還不忘衙門的事情!</p>
“都填上了,還剩下二三百萬兩,朕讓夏元吉拿去撫恤陜西,山西兩地的百姓了,這場仗不僅將士們有功勞,運送糧草的勞役同樣是功臣,不能虧待!”</p>
郁新終于放下心來,雙手抱于胸前,鄭重說道:“陛下圣明!”</p>
“哎……”</p>
朱雄英嘆息道:“和帖木兒這一戰(zhàn),打的西北幾地元氣大傷,軍戶減半,朕昨日還和夏元吉說,準備進行一次大移民,郁卿以為如何?”</p>
郁新對天下各地人口戶籍了如指掌,不然怎么能穩(wěn)坐戶部尚書之位十幾年沒有換人。</p>
郁新沉默了一陣,隨后說道:“移民事關百姓安居,社稷之重,陛下一定要慎之……”</p>
緩了口氣,郁新繼續(xù)說道:“洪武朝大移民,主要以山西之民移北方諸行省州縣,如今已過三十余年,百姓穩(wěn)定,不可再移……”</p>
“雖大量移民,但南北人口差距還是很大,還是要南人北移……”</p>
“而南方之地,人口稠密當屬江西和浙、江兩地,真到了非要移民之時,當以這兩地為主,可移至湖廣,陜西一帶……”</p>
“另外,漢南人口太多了,如果陛下不愿意殺,那就只能移了……”</p>
“詹徽說的對,不能移到兩廣之地,要繼續(xù)往北移,北方五省,乃至西域之地,漢北之地亦是如此……”</p>
“讓他們和漢人混而雜居,但人口還是要以漢人為主,我們要漢化這些外族,不能反被其噬……”</p>
“陛下,移民之策最難的不是移,也不是錢糧,而是漢化,非朝夕之功,之間必有動亂,還請陛下莫要著急!”</p>
朱雄英點頭道:“愛卿放心,朕明白!”</p>
郁新緊閉雙眼,艱難的說道:“陛下,要移民不可移一地,也不可全部移到一地,北方之地要全部照顧到,移民之眾,漢人要占五成,剩下五成才能以越人,高麗人為主……”</p>
“如今這些地方都是我大明的疆土,那百姓也是我大明的百姓,對待他們當以安撫為主,陛下莫要用暴戾之官治理,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百姓,才能讓他們徹底臣服,漢化之事,事半功倍!”</p>
郁新也是個心懷天下,心存百姓的厚道人!</p>
看得出來,郁新已經(jīng)很累了,朱雄英主動安撫道:“郁卿,朕都記住了,朕會按照你說的去做,你還有什么要求,告訴朕,朕都答應你!”</p>
“征戰(zhàn)數(shù)年,國庫虧空,陛下當勤修內(nèi)政,不能再打仗了,讓百姓多過幾年好日子!”</p>
“這些朕都明白,朕問的是郁卿個人之事!”</p>
郁新睜開雙眼,緩慢說道:“臣已經(jīng)半個月沒去衙門了,俸祿就不要再發(fā)給臣了……”</p>
“臣死后,安葬于鳳陽老家的田壟之間,京城家中余物全部分給窮苦百姓,不留任何財物,子孫自食其力,不受余蔭……”</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