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1章 殺俘,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殺俘
三峽口之戰(zhàn),明軍算是勝了,但這場勝利是藍玉和他的義子以及一萬五千多名士兵的性命換來的。</p>
而瓦剌軍損失更嚴(yán)重,首領(lǐng)馬哈木和他的兒子脫歡戰(zhàn)死,還有三萬多人留在了三峽口,只有太平在殘兵的掩護下,率領(lǐng)萬人從峽谷出口狼狽而逃。</p>
仗打完了,徐允恭正帶著人打掃戰(zhàn)場,斷掉的武器,破損的盔甲,這些都要收回去回爐重造。</p>
陣亡將士的尸體也要運回去安葬,包括敵人的尸體也要處理,不能扔在這不管,不然容易造成瘟疫,這里距離臚朐河太近了,一旦污染了水源,就全完了。</p>
臚朐河可是最好的養(yǎng)馬之地,絕不能放棄!</p>
三峽口內(nèi),朱棣坐在一塊石頭上,望著遍地的尸體和傷兵,心中盡是悲涼之情。</p>
“千歲!”</p>
張玉下馬走了過來,抱拳道:“敵軍盡滅,太平從峽口跑了!”</p>
瓦剌有五萬人,全部吃掉那不過是一廂情愿罷了,朱棣神情漠然道:“將馬哈木押送京城,交由陛下處置!”</p>
張玉抬頭說道:“千歲,馬哈木已經(jīng)死了,被司馬院的軍官給砍了,他們要為藍玉報仇,末將實在攔不??!”</p>
如果真要將馬哈木押赴京城,按照以往的慣例,大概不會處死,他這個級別的敵人,參考高麗的李氏,王氏,安南的黎季犛父子,一般都是流放到海外,彰顯天朝上國的寬容和宗主皇帝的仁厚。</p>
但藍玉死于瓦剌之手,朱雄英一定會處死他,沒有任何意外,而且還得是極刑。</p>
朱棣感慨道:“他們都是藍玉帶出來的,感情很深,倒也可以理解,把馬哈木的人頭割下來送到京城,也算給陛下一個交代了!”</p>
張玉苦著臉說道:“沒了,什么都沒了,就?!褪R粸┤饽嗔?,還被他們填進大炮里給轟碎了!”</p>
朱棣整個人都愣住了,這是怕人不過頭點地,這些毛頭小子竟然會這么狠。</p>
而且這是在戰(zhàn)場之上,兩軍廝殺,各為其主,死傷在所難免,你這把人家主帥如此羞辱……</p>
還沒等朱棣反應(yīng)過來,李遠沖了過來,抱拳道:“千歲,不好了,司馬院的人正在殺俘虜!”</p>
三峽口的敵人除了逃走的,并非全部殲滅,還俘虜了五千多人的瓦剌兵。</p>
朱棣詫異道:“殺俘虜……這到底怎么回事!”</p>
李遠快速說道:“仗打完后,我們準(zhǔn)備將俘虜押回去,結(jié)果前面的谷口正好碰到司馬院的軍官,這些人提著刀子上來就砍,蠻不講理……”</p>
朱棣聽后,沒有任何遲疑,立馬走了過去,只見徐允恭正率領(lǐng)將司馬院的軍官團團圍了起來。</p>
“住手!”</p>
朱棣呵斥一聲,所有人立馬行禮,徐允恭說道:“千歲,這些人要殺俘虜,末將怎么勸都不聽,實在沒有辦法,才將他們圍起來!”</p>
朱棣冷著臉沖著司馬院的軍官們問道:“什么意思?”</p>
戚寧不卑不亢的說道:“燕王千歲,我們殺的是敵人!”</p>
李遠呵斥道:“但他們現(xiàn)在是俘虜,豈能由你們亂殺!”</p>
張襲站了出來,說道:“戰(zhàn)場之上,只有敵人,沒有俘虜,留著就是隱患,還浪費糧食,只有全部殺了才能以絕后患,這么簡單的道理你都不懂嗎?”</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