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7章 喪事,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才那話要是讓太上皇聽到了,你現(xiàn)在別說當(dāng)禮部侍郎,恐怕腦袋都掉在地上了!”</p>
朱雄英冷著臉說道:“別讓朕查出來你們有別的想法,不然,全家不保!”</p>
“臣不敢!”</p>
郭任驚出一身冷汗,他確實沒有別的意思,就是為了董倫的喪事,但這話說出來卻容易讓人聽出另外一層意思。</p>
“讓徐王世子,小燕王世子,晉王世孫,代替太子為董先生扶棺!”</p>
太子無人可以代替,但事情緊急下,太子同輩的朱家子孫都可以代替,當(dāng)然,朱雄英的其他兒子除外。</p>
真要讓二皇子代替太子去扶棺,那朝廷就要開始人心浮動了,接著會出現(xiàn)一大批的賭徒。</p>
……</p>
董倫的喪事辦的不算很大,但面子很足。</p>
董倫不僅是朝廷的重臣,皇帝的左膀右臂,也是讀書人的老前輩,喪事之時,在京的官員幾乎全部都來了,人人身穿官服,手臂上纏著白布,來為這位受人尊重的老先生送行。</p>
朱雄英帶著皇后,子侄們也都來了董家,親自來送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董先生。</p>
隨著董倫的離去,內(nèi)閣頭號交椅也空了下來,這事還不能拖,畢竟還要有人干活,內(nèi)閣要推選出一位能拍板的內(nèi)閣首輔。</p>
這事也讓朱雄英十分的頭疼,因為董倫臨終前交代過,如今的內(nèi)閣制度還不完善,雖是布衣之身卻能左右國家政務(wù),長此以往,必然會養(yǎng)出布衣宰相這樣的產(chǎn)物。</p>
這件事要盡快解決了,實在不行就施行輪流坐官的制度。</p>
……</p>
安南!</p>
朱高燧走進大帳,興沖沖的說道:“爹,二哥跑了,跟著楚王六叔坐船走了,沐家都快氣炸了,哈哈……”</p>
聽到此話,朱棣瞬間松了口氣,朱高煦挑起戰(zhàn)爭,攻打大明宗藩屬國,回去后一定會被嚴(yán)懲,可要跟著楚王再立軍功可就不一樣了。</p>
如果朱高煦能抄了帖木兒的后路,攻破撒馬爾罕,那必然是潑天大功,不說會得到什么封賞,怎么也能功過相抵了。</p>
朱棣轉(zhuǎn)而問道:“占城那邊現(xiàn)在如何了?”</p>
朱高燧咧著嘴笑道:“那個占城國王聽說老巢被明軍攻破,立馬放棄攻打真臘,回軍新州,現(xiàn)在已經(jīng)和沐家交上手了,聽說沐晟兇的很,把占城的軍隊打的嗷嗷叫!”</p>
朱棣終于忍不住笑了,可以想象如今沐家的處境,明知道嘴里是個死蒼蠅,也要忍著惡心吃下去,吃完還要拉肚子。</p>
“爹,讓沐家打吧,咱們別管了,反正咱們是把安南打下來了!”</p>
朱高燧擦著額頭上的汗珠,苦著臉說道:“這都入秋了,還和個大火爐似的,這真不是人待的地方,趕緊回去吧!”</p>
“都打一年了,也不差這幾天了!”</p>
朱棣吩咐道:“軍報已經(jīng)給朝廷送過去了,你去派人給楊榮傳話,可以干活了!”</p>
“是!”</p>
朱高燧走后,朱棣長嘆一口氣,不管是朱高煦還是沐晟,只要打了占城都會被問罪,而不管是誰,從名義上來說都是他這個征南大將軍的麾下,同樣要承擔(dān)責(zé)任。</p>
此次征戰(zhàn)安南,他們燕藩八成白干一場,最后什么都沒得到,還損失了大將朱能。</p>
此時的朱棣只想趕緊走,離開安南,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回北平過幾天安生的日子。</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