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勸說燕王自立,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阮飛卿捏了把汗,陪著笑臉說道:“這位大人是內(nèi)閣首輔吧,下臣見過楊閣老!”</p>
楊閣老???</p>
朱棣瞇著雙眼看向楊榮,你啥時候成楊閣老了?</p>
楊榮老臉通紅,十分的尷尬,立馬怒斥道:“放肆,瞎了爾的狗眼,本官是燕王帳下的參軍!”</p>
阮飛卿有些看不明白了,楊參軍不就是楊閣老嗎,自己也沒說錯啊。</p>
戰(zhàn)事緊急,朱棣也懶得管這些事,隨口問道:“來找本王作甚,直接說,給你半炷香的時辰!”</p>
阮飛卿看了一眼楊榮,有些為難。</p>
朱棣不耐煩的說道:“楊參軍不是外人,你有屁就趕緊放,不然本王現(xiàn)在就砍了你,丟進黃江喂魚!”</p>
“是!”</p>
阮飛卿行禮道:“燕王千歲,我們太上皇有件大事想和您商議?”</p>
“黎賊要說什么?”</p>
阮飛卿上前走了兩步,故意壓低了聲音,說道:“燕王千歲,我們太上皇說,只要您現(xiàn)在立即停兵,不過黃江,我們大虞愿意割讓多邦以北的土地給您,另外還會協(xié)助千歲拿下兩廣……”</p>
“只要我們精誠合作,一定能全部拿下周圍小國,到時候我們平分天下,而千歲可以建立一個燕國,割據(jù)稱帝,再也不用受大明朝廷的節(jié)制和猜忌,如此豈不美哉!”</p>
朱棣聽后頓時怒了,那是拍案而起,他本以為黎季犛派人過來,要主動投降的,萬萬沒想到竟然讓他割據(jù)一方,稱帝自立。</p>
“住口!”</p>
朱棣怒斥道:“本王身為大明藩臣,對朝廷忠心耿耿,豈會和那黎賊一樣,謀朝篡位,受萬世唾罵!”</p>
阮飛卿卻繼續(xù)勸道:“燕王千歲,你的侄子防你像防著賊一樣,說不定哪天就安個罪名把你抓起來囚禁致死啊,你何必為他賣命??!”</p>
“我們太上皇都為你感到不值,只要燕王千歲答應(yīng)下來,安南多邦北部土地全部送給燕王,先割據(jù)兩廣,繼而吞并南掌(老撾),到時候千歲就是大燕帝國的開國之君,名垂青史??!”</p>
一旁的楊榮聽的是膽戰(zhàn)心驚,整個人張著嘴巴都愣住了,我可是朝廷派來的參軍,這種事……都不避諱我嗎?</p>
還是燕王沒拿我當(dāng)外人啊!</p>
不過,這個阮飛卿說的確實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但仔細(xì)一想,黎季犛所謂的求和其實就是個笑話。</p>
燕王要是真有割據(jù)自立之心,完全可以控制整個安南啊,就算不圖兩廣,只要守住雞凌關(guān),誰也進不來,自己去打占城和南掌,開疆拓土,擴大地盤,何必和胡季犛這狗東西攪在一起。</p>
此時的楊榮內(nèi)心十分惶恐,如果朱棣真有想法,他這個皇帝派去的眼線將必死無疑,應(yīng)該說會殺他祭旗。</p>
楊榮看到的只是表面,其實只有朱棣自己才明白,他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平定安南,班師回朝,封賞什么的都不重要,能完成朝廷的交代就算不錯了。</p>
別看他這個征南大將軍手握三十萬兵馬,其實只有各地拼湊起來的十萬人,剩下二十萬都是沐家軍。</p>
這仗都快打完了,沐春麾下的十萬精銳,都沒抽過刀,只要燕王敢有二心,那十萬沐家軍立馬開始平叛。</p>
再說燕王麾下的這十萬人,也不見得會跟著他一起反啊,又不是他燕藩的親衛(wèi)。</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