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毒計,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毒計
道衍的話讓朱允炆瞬間臉色大變,整個人頓時愣住了。</p>
他萬萬沒想到,道衍答應(yīng)他的十萬兵馬竟然是十萬災(zāi)民。</p>
這和尚的心真不是一般的狠毒。</p>
“炮轟淮河……”</p>
朱允炆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淮河一旦決口,恐怕被淹的就不是一個淮南,而是整個江淮!”</p>
道衍卻不慌不忙的說道:“一個江淮又算什么,淹的地方越多,災(zāi)民就越多,千歲的兵馬就越多,實力就越強(qiáng),起兵之事,大有所圖!”</p>
朱允炆越想越害怕,說道:“此事絕對不行,一旦淮河決堤,整個江淮的百姓都會遭殃,到時候會死幾十萬人,我朱允炆豈不成了千古罪人!”</p>
道衍繼續(xù)蠱惑道:“鳳陽留守司有洪武大炮,到時候趁著雨季,淮河漲水,借雷聲掩護(hù),轟來大堤,此事秘密進(jìn)行,絕不會透露出去,千歲又何必自我煩惱?。 ?lt;/p>
“淮河本就不穩(wěn),常年發(fā)水,即使沖垮大堤也是常事,誰又能懷疑到千歲頭上!”</p>
話雖如此,朱允炆仍然有些害怕,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啊,他的一念之間,就能決定江淮百姓的生死。</p>
“此事滋大,不可隨意決斷,本王……本王還需斟酌一二,才能……”</p>
道衍猛然拍了下桌子,厲聲道:“自古成大事者當(dāng)不拘小節(jié),你如此優(yōu)柔寡斷,何時能成大業(yè)!”</p>
“如今錢糧已經(jīng)備齊,又有這么多忠志之士輔佐,還有什么要斟酌的……”</p>
“難道等著造反消息傳到朝廷……”</p>
“難道要讓永興派兵來平了你的封地!”</p>
“難道要等你考慮到藍(lán)玉東征高麗回來,順道砍了你的腦袋拿給永興邀功,再送他一個軍功!”</p>
“難道你想看到永興賜死你的王妃,賜死你的兒子!”</p>
“難道你想死無葬身之地!”</p>
道衍說的是反話,也是氣話,更多的還是發(fā)泄自己內(nèi)心對淮王的不滿。</p>
這個小淮王實在不是什么明主,當(dāng)初選擇他也是迫不得已,這些年為了他可沒少辛苦。</p>
費盡心思,跋山涉水,才為他找來這么多人輔佐,江南士紳,江南皇商,白蓮教,還有一些江湖人士,這么多勢力陪你玩,你現(xiàn)在說不敢玩了,那可由不得你了。</p>
道衍的話震耳欲聾,發(fā)人深省,讓朱允炆沉默下來。</p>
看到這招有用,道衍繼續(xù)開始說道:“如果千歲不愿去做,那這個罪人就由貧僧來承擔(dān)!”</p>
朱允炆依舊沒有說話,他害怕啊,他是讀過史書的,自然知道南宋高宗建炎二年,汴京守將杜充眼看金國大兵壓境,決定決黃河,由泗入淮,以阻金兵。</p>
杜充于滑州扒開黃河,由泗水奪淮入黃海,大水漫灌,淹死百姓二十萬,數(shù)以百萬人淪為難民。</p>
扒開黃河,最大的影響是造成黃河真正意義的南流改道,基本固定下來奪淮入黃海,期間由于南流水道較黃河原河道又窄又淺,黃河水含沙量又大,所以數(shù)百年間河道飄忽不定,一會兒泗水,一會兒渦水,一會兒汴水,一會兒穎水,使得黃淮流域飽受水患,包括盡管后來黃河改回北流,但黃泛區(qū)的遺患仍然長時間存在,持續(xù)到大明初年都沒有完全解決,杜充之舉遺害千年。</p>
元末至正年,黃河泛濫,朝廷不管,這才導(dǎo)致民怨沸騰,韓山童,劉福通率領(lǐng)兩岸河工起兵,點燃了整個天下反抗暴元的火苗。</p>
“除了炸淮河,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嗎?”</p>
道衍輕蔑一笑,說道:“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唯有此計,可助千歲成事!”</p>
“千歲爺不必?fù)?dān)憂,待到成就大業(yè)之日,在派人治水,免除賦稅,安撫百姓,施以皇恩,永興這幾年攢了不少錢,到時候全歸千歲所有!”</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