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攻打義州,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還沒有說完,就遭到了藍玉的嫌棄,順便還蔑視了郭鎮(zhèn)一眼,千里長城之戰(zhàn),二人打的如同狗屎一般,已經讓藍玉放棄了培養(yǎng)的想法。</p>
王弼趁機說道:“本公提醒各位一句,接下來也就義州,定州,安州,平壤這為數不多的幾仗有的打,立軍功的機會可不多了!”</p>
參將中的李辰悄悄后退一步,要不是皇帝點他名,他才不來跟著東征,要軍功有什么用啊。</p>
太爺爺李貞當年留下的恩情,爺爺李文忠留下的軍功,李家?guī)纵呑佣汲圆煌辏螞r,他老子李景隆還能干活,而李家就他一根獨苗,為什么要去拼命啊。</p>
李家不缺地位,更不缺錢,熬死了老子李景隆,李家的一切都是自己的。</p>
李貞的情,李文忠的功,李景隆的財,這將來都由自己來繼承啊,明明可以吃現成的,傻子才會去拼命,哈哈……</p>
“大將軍,末將想試試!”</p>
突然有一人站了出來,藍玉抬頭一看,原來是安陸侯吳杰。</p>
吳杰是根正苗紅的二代勛貴,他的父親是開國功臣安陸侯吳復,資歷很早的從龍之臣,在收復云南的戰(zhàn)斗中立下很大的功勞。</p>
洪武十六年病逝后,作為長子的吳杰繼承了爵位。</p>
他和吳高,楊文,以及宣德侯金鎮(zhèn),宣寧侯曹泰,六安侯王威等人的關系很好。</p>
吳杰這個人,沉默少語,不茍言笑,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但卻勇略過人,善于審時度勢。</p>
“好,那就由你們三人出戰(zhàn)義州!”</p>
這二十多個參將,藍玉最看好的只有四人,分別是楊文,吳高,吳杰,何福,剩下的倒也不是說不好,而是對不上他的胃口。</p>
藍玉行軍打仗的風格,不是誰都適合學的。</p>
出戰(zhàn)的三人立馬回去商量對策,楊文,吳杰,吳高,這是鐵三角組合了,曾經跟著老將顧成,奉命征討五開蠻夷。</p>
“老規(guī)矩,江陰侯謀劃,安陸侯補充!”</p>
楊文大大咧咧的說道,他雖然名字帶個文字,卻是個善于沖鋒陷陣的猛將。</p>
吳高猶豫半天,說道:“攻城戰(zhàn)沒有什么巧計,我打算今晚就開始進攻義州!”</p>
楊文眉頭一皺,問道:“出其不意?”</p>
吳高用兵是出了名的謹慎,如今卻怎么突然要冒險。</p>
“是佯攻吧!”</p>
沉默寡言的吳杰終于開口了。</p>
“也不算佯攻吧!”</p>
吳高淡淡一笑,說道:“義州城雖說算不上什么大城,但想攻破也絕非易事,強攻不是什么上策,即便拿下義州,也會有很大的損失,得不償失,所以,攻城戰(zhàn)也是有說法的!”</p>
楊文忍不住開口問道:“怎么說?”</p>
“咱們三個,從今晚開始,輪流出戰(zhàn),只攻,不破!”</p>
吳杰立馬問道:“疲敵之策?”</p>
“然也!”</p>
吳杰斟酌半天,說道:“這樣的疲敵之策對方一定能看出來,而且義州有兩萬守軍,雖說和我們旗鼓相當,但我們是攻城的一方,相比之下兵馬處于劣勢,我擔心大動干戈之下,反倒會先疲了咱們自己!”</p>
“我們可以相互換兵,讓士兵輪流休息!”</p>
吳高給出了自己的看法。</p>
“我覺得不太可行!”</p>
吳杰皺著眉頭,不太認同。</p>
楊文聽不下去了,拍了拍桌子,說道:“你倆在這爭論半天,是不是太高估高麗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