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李氏的反應,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氏的反應
高麗,開京!</p>
“君上,千里長城失守,全軍覆沒,義安大君李和自刎而亡,被明軍分尸泄憤,人頭就掛在高麗長城上!”</p>
消息傳到高麗國都,李成桂當真是震驚不已,他震驚的不是長城失守,面對虎狼般的明軍加上藍玉那個瘋子,失守不足為奇,但失守的如此之快,著實讓整個高麗朝堂震驚。</p>
當年耗盡無數(shù)人力財力,修建而成的長城防線,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抵御了契丹,蒙古,女真人的進攻,說固若金湯,萬無一失,那是夸張,最起碼也能抵擋一二,可萬萬沒想到,竟然在一日之內(nèi),就被明軍攻破了,這簡直不可思議。</p>
“李和是怎么守的千里長城,萬余精兵,又有強弓硬弩,怎么會在一日之內(nèi)就被明軍攻破!”</p>
李成桂憤怒的說道:“難不成那明軍都是天兵,能插著翅膀飛進來!”</p>
要說堅持一個月失守,那情有可原,一日就失守,李成桂接受不了這個現(xiàn)實,這是赤裸裸的打臉,高麗軍不是明軍的對手,這是現(xiàn)實,但差距如此之大,著實有些讓人心虛了。</p>
青海大君李之蘭站出來說道:“君上,此次千里長城失守,罪不在義安大君,明軍以大炮強行將千里長城轟出一個大缺口,誰也沒有想到明軍的大炮竟然會如此厲害,義安大君完全沒有預料到這種局面,只能用士兵去填缺口,可明軍兵馬實在太多,這才丟了長城!”</p>
“明軍所用的這種火器名為洪武大炮,炮彈所到之處,可摧城碎石,遍地開花,血肉糜爛,威力十分驚人!”</p>
李之蘭是李成桂義弟,原本是女真千戶,姓佟,恭愍王時率部歸化入高麗,因入北青郡李成桂麾下而改姓李氏,也是李成桂的心腹。</p>
李成桂努力的咽了咽口水,有些驚慌的說道:“明國的軍隊竟然強到如此地步!”</p>
高麗右政丞金士衡趁機站出來說道:“君上,明軍勢大,又有藍玉統(tǒng)兵,加上洪武大炮這種神兵利器,我高麗怎能抵擋的住啊,臣諫言,不如降了吧,也免得刀兵之苦,百姓涂炭??!”</p>
左政丞趙浚附和道:“君上,明國天朝,一京十四行省,帶甲百萬有余,又有無數(shù)戰(zhàn)將,絕非我高麗小國可比啊,若是拼命抵抗,恐有滅國之危,請君上以社稷百姓為重?。 ?lt;/p>
自從鄭傳道,南誾這些主戰(zhàn)派的人死后,高麗朝廷上的士大夫,已經(jīng)全被求和派占據(jù)。</p>
高麗和大明對抗,幾乎就是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對于他們這些世家,門閥,士大夫來說,只要不影響他們的利益,王氏也好,李氏也罷,誰當這個高麗國君都無所謂。</p>
李成桂神情凝重,有些猶豫,他年輕的時候,率軍擊退潘誠率領的二十萬紅巾軍,立下威名,也擊敗過盤踞在遼東的前元納哈出,也曾經(jīng)多次斬殺倭寇,立下赫赫戰(zhàn)功,一時名聲大振,也堪稱一代名將。</p>
可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了,六十多歲的高齡了,加上重病纏身,早已力不從心,自然也沒了當年的豪情。</p>
李成桂心中十分矛盾,他不想投降,一個國公之位哪里比得上在高麗當王,他也不想打,千里長城之戰(zhàn),已經(jīng)證明明軍的實力。</p>
十萬兵馬,藍玉,洪武大炮,這三個加在一起足以踏平高麗。</p>
“興安大君,你認為我們高麗該當如何?”</p>
興安大君叫李濟,是王氏權臣李仁任的侄子,也是他的長女婿,</p>
李成桂通過和慶州金氏,東州崔氏,驪興閔氏等世家貴族聯(lián)姻,成功融入了高麗上層貴族的圈子,從而鞏固了他在高麗統(tǒng)治中的地位。</p>
這位長女婿李濟深得李成桂的喜愛和信任,如果把李成桂當成老爺子,那李濟就是梅殷。</p>
李芳遠發(fā)動兵變后,李濟想帶兵去除掉他,卻被李成桂以大敵當前,阻攔下來。</p>
“君上!”</p>
興安大君李濟開口說道:“眾皆可降,唯君上不可降!”</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