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韓家的反應,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文玨立馬跑了出去。</p>
“陛下!”</p>
李婉兒坐了過來。</p>
朱雄英緩緩抬頭,說道:“你是想問朕為什么要和韓家定下姻親之事吧?”</p>
李婉兒輕抿嘴唇,說道:“是,妾身認為文玨還小,十年之后才成年,現(xiàn)在就定下婚事未免有些太早了吧,陛下做出這樣的決定一定是慎重考慮過,妾身并不是反對,而是擔心皇爺爺那邊!”</p>
朱雄英嘆息一聲說道:“你是文玨的母親,朕不想瞞你,朕定下這門婚事,有拉攏之意,并非拉攏韓家,而是那些想為新政出力的官員,說白了,朕是做給他們看的,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p>
“韓家那個女娃,當時,大丫拿東西給她吃,朕看的出來,那女娃已經很餓了,但還是沒有去拿,小小年紀,面對誘惑就能堅守本心,證明韓家人對這孩子教育頗嚴,老話說,三歲看到大,這孩子以后也差不了!”</p>
“再說文玨的婚事,由不得他自己做主,將來的太子妃,咱們的兒媳婦,只能是出身平民,或者小官小吏之家的孩子,與其將來找個陌生且毫無感情的女子成婚,還不如從小就定下一個,慢慢培養(yǎng)感情,省的他以后在立后這些事上犯錯誤!”</p>
“至于皇爺爺那邊,他老人家已經七十歲高齡了,身體越來越差了,即便活到將來文玨成婚,恐怕操心不了什么事了,哎,,,”</p>
說罷,立馬問道:“韓家怎么說?”</p>
李婉兒嘆了口氣,說道:“這門親事,韓家人不怎么同意,說等到韓大人喪后再說!”</p>
朱雄英并沒有感到意外,說道:“意料之中的事情,韓卿剛剛離去,這個時候談這種事情確實不太好,朕疏忽這些了!”</p>
“韓卿一生廉潔奉公,用那微薄的俸祿養(yǎng)活一人家著實不容易,韓家人過得也不好,有些事情朕不好出面!”</p>
朱雄英接著吩咐道:“婉兒,你是皇后,以后常去韓家走動,韓卿不在了,咱不能不管人家家人了,回頭去給他們換個地方住,不用太好的宅子,每個月再送些米面鹽油,還有肉,宮里的糕點,別說是賞賜,就說是賞賜永興劍的榮譽,是韓家應得的!”</p>
“即使韓家不太情愿,這門親事也算定下了,韓家那丫頭平常也一定吃不飽飯,可別把餓著咱們未來的兒媳婦?。 ?lt;/p>
“妾身明白!”</p>
李婉兒繼續(xù)說道:“陛下,韓大人病逝,太子的老師要何人承擔!”</p>
朱雄英想了想,說道:“讓他先在大本堂讀著,此事再說吧!”</p>
韓宜可珠玉在前,朱雄英已經看不上其他人了,其實內閣,國子監(jiān),都察院,翰林院,隨便拉出一個學士,御史都能教導朱文玨,重要的是太子老師這個頭銜,將來朱文玨繼位,這個老師一般都會成為核心重臣,甚至權臣,像后來朱厚照的老師楊廷和,朱翊鈞的老師張居正。</p>
所以決不能隨隨便便找個人擔任,朱雄英給太子老師標準必須是德才兼?zhèn)洌恍臑閲?,沒有私心,像韓宜可那樣的人。</p>
目前來說,朝中還沒有這樣的文官,劉三吾勉強算一個,但他年紀實在太大了,而且內閣之事都忙不過來。</p>
其實朱雄英也考慮過大胖,但又有些不放心,能把太子教成什么樣子不好說,估計能跟著吃成一個小胖子,這是朱雄英不能容忍的。</p>
倒不是說對胖子有什么看法,而是帝王要有帝王之相,不能尖嘴猴腮,更不能肥頭大耳。</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