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證據(jù),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證據(jù)
這座茶樓坐落在鬧市邊緣,遠(yuǎn)比不上京城的大茶樓,更比不上他在荊州的望東樓。</p>
朱柏是個內(nèi)王,不需要戍邊,也沒有什么惡習(xí),平常閑來無事,就和當(dāng)?shù)氐拇笕逡髟娮髻x,偶爾也帶著王妃和兩個小女兒在野外騎馬射箭。</p>
日子過的逍遙自在,當(dāng)然,每到中秋過年會更思念遠(yuǎn)在應(yīng)天的老父親。</p>
每當(dāng)思念老爺子的時候,他就會登上王府內(nèi)的望東樓,眺望東方,那里有他的父皇。</p>
望著遠(yuǎn)處正在農(nóng)田里勞作的百姓,朱柏一時有些惆悵,立春了,老爺子也要忙碌起來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老爺子都會親自下田種地。</p>
此時,他多么希望可以留下老父親身邊搭把手,幫著種種地。</p>
“十二叔,審出來了!”</p>
房門突然被打開,朱高煦的聲音打斷了朱柏的思緒,只見他興奮的走進(jìn)雅間,手里還拿著一沓紙。</p>
“說說!”</p>
朱柏轉(zhuǎn)過身來,示意他坐下說話。</p>
朱高煦將那一沓紙拍在桌子上,提起茶壺猛灌了幾口,說道:“我們抓了陳舉人的媳婦,剛開始她還不愿意說,連騙帶嚇唬,最終還是招了!”</p>
“不過這婦人知道的也不多,這個陳舉人曾經(jīng)在數(shù)月前見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衍圣公府的管家,叫孔新……”</p>
“這個孔新是個冒姓,他是孔訥當(dāng)年的書童,后來孔訥成了衍圣公,他也成為最信任的人!”</p>
“按照你的吩咐,錦衣衛(wèi)在陳舉人家燒過的廢墟中找到了他寫過的一些信件,十二叔,你給看看,是不是一個筆痕!”</p>
朱柏立馬拿出那張在黃老七處發(fā)現(xiàn)的那首謠言和陳舉人的信件比對,頓時一目了然。</p>
“果然出自一人之手!”</p>
朱高煦大笑道:“妥了,全妥了,十二叔,這首大逆不道的謠言就是這個陳舉人寫得,這幕后指使之人就是孔家!”</p>
“我這就帶人去弄死他們!”</p>
“等會,你坐下,聽我說!”</p>
朱柏趕緊攔住了他,說道:“朝廷之所以遲遲沒動孔家就是顧及他們的威望和名聲!”</p>
“要想扳倒他們,必須要有堂堂正正,且罪不可赦的罪名,還有罪證!”</p>
“拿到罪證要交給朝廷,讓朝廷來問罪,你現(xiàn)在要去抓人殺人,他再來個死不認(rèn)賬,你就等死吧,別說你爹,老頭子都保不住你!”</p>
“高煦啊,大侄子,做事要動腦子,不要沖動!”</p>
朱柏一副教育的口吻。</p>
朱高煦嘟囔道:“草……你也沒比我大幾歲!”</p>
朱柏雖然輩份大,其實也就比朱雄英大兩歲多而已。</p>
“大不了幾歲本王也是你叔叔!”</p>
朱柏拍著桌子說道:“你要不聽話,我現(xiàn)在就派人把你送回京城,你爹可還沒回封地!”</p>
提到燕王,朱高煦有些后怕,問道:“這年都過去多久了,他咋還不回北平,他要長久住下???”</p>
“你還有臉說,還不是為了給你擦屁股!”</p>
朱柏說道:“行了,你少廢話,聽我說,派人去查查這個孔新,找個沒人的地方悄悄的把他綁了,把真相查出來,他要不認(rèn),就強(qiáng)行逼供!”</p>
“明白!”</p>
朱高煦笑呵呵的說道:“我這就去辦!”</p>
“那個……十二叔,等事情辦完了回到京城,你可得替侄兒在我父王面前多說說好話,諸叔伯中,你和我爹可是關(guān)系最好的!”</p>
朱柏笑道:“看你表現(xiàn),大侄子!”</p>
“得嘞!”</p>
朱高煦走出雅間,心中罵道:說你胖你還喘上了,還真充上大輩了。</p>
不過,燕王和湘王的關(guān)系確實很好,二人的年紀(jì)雖然相差懸殊,但兄弟感情確實很好。</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