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你們自己談,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們自己談
“陛下!”</p>
劉三吾站了出來,說道:“那不知陛下該如何處理齊魯學子罷考之事?”</p>
朱雄英咧嘴一笑,說道:“這事簡單啊,既然他們不想考,難道朕還要求著他們考啊,咱大明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當官的人!”</p>
“至于考中的生員,舉人,把他們的功名全部劃掉,還有那些貢生,朕養(yǎng)著他們,給他們飯吃,讓他們安心讀書,將來為國效力,為民謀福,可到頭來他們卻反朕,百姓的血汗竟然養(yǎng)出一群白眼狼出來,讓他們?nèi)繚L蛋,自謀生路去,以后沒飯吃了!”</p>
此話一出,滿堂皆驚,任憑他們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皇帝竟然會這樣處理此事。</p>
“陛下,萬萬不可??!”</p>
劉三吾十分的激動,神情之中帶著惶恐不安。</p>
“朝廷即便要繼續(xù)推行新政,也不可如此對待齊魯之地的學子??!”</p>
吏部尚書張紞說道:“陛下,如此行事,必然造成人心不穩(wěn),江山動蕩啊,世人也會說陛下刻薄寡恩!”</p>
禮部尚書王鈍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為君者當心胸寬廣,海納百川,太上皇連中原外異族都可容下,陛下也當要有容人之心??!”</p>
“陛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p>
夏原吉走出來說道:“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p>
在場之人幾乎全部站了出來,那是苦苦哀求。</p>
“夠了!”</p>
朱雄英呵斥一聲,袖子一甩,氣哼哼的坐了回去。</p>
“臣等皆是良言,請陛下三思!”</p>
文官全部跪了下來,齊聲道:“請陛下三思!”</p>
朱雄英神情冷峻,并沒有說話,殿內(nèi)的氛圍突然變得凝重起來。</p>
朱高熾嘆息一聲,也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確實不可如此!”</p>
“張部堂剛才所言有理,若是劃掉齊魯之地學子的功名,罷免他們的會試,必然會人心惶惶,齊魯震動,于國于民于陛下都不是什么好事!”</p>
“況且,鬧事的學子只是一部分,其中多是曾經(jīng)落榜的學子,他們不過是借此機會抒發(fā)心中的不平而已!”</p>
“陛下這道圣旨一旦傳到齊魯,又有多少安分守己,并沒有參與鬧事的學子慘遭連累,他們又該如何去想!”</p>
“他們寒窗苦讀數(shù)十載,帶著父母妻兒的希望,眼看就要高中魁首,魚躍龍門,光宗耀祖,報國報君,只因為別人的過錯而慘遭連累,從而失去了科考的資格,這對于他們來說,未免有些不公!”</p>
“再有,萬一這些人要來京城敲鼓鳴冤,朝廷又該如何是好!”</p>
朱高熾曉之以情,動之以禮的繼續(xù)說道:“說到底,這些人都是士紳鼓動起來抵抗朝廷新政的,他們不過是士紳手上的棋子罷了,一群沒腦子的人,臣說句難聽的話,這些人被士紳賣了還要幫著數(shù)錢,看錢不夠,還要自己添上二兩!”</p>
“陛下,學子罷考對于新政來說不過是癬疾,這病的根源還在于士紳,只要拔掉病根,這病也就痊愈了!”</p>
朱高熾的話說的有理有據(jù),卻讓這些文官聽出了一絲寒意。</p>
這胖世子整天掛著一副笑臉,像個慈眉善目的彌勒佛似的,那真是人畜無害,真沒看出來,他挺狠的啊,就差直接說滅了以孔家為首的士紳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