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最快的來錢辦法,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惠妃撲哧一笑,說道:“老了,哪還什么不錯啊,皇爺要是有意,妾身讓其他妹妹來伺候皇爺!”</p>
老爺子笑道:“想哪去了,咱是說這綠鐲子不錯,應(yīng)該能值不少錢吧!”</p>
郭惠妃尷尬的笑了笑,說道:“皇爺要是需要,妾身這就取下差人拿出去賣了,也算幫幫陛下了!”</p>
“不急!”</p>
老爺子問道:“你還有多少錢?”</p>
這個問題問的實在有些太不好了。</p>
“回皇爺,千兩銀子應(yīng)該是有,妾身還有一些首飾,不過那都是宮里的物件,即便拿出去賣也沒人敢買??!”</p>
老爺子聽后,沉思半天,說道:“這樣,你去把所有嬪妃召集起來,讓她們募捐,給咱湊五萬兩銀子,錢不夠的讓她們回娘家要去!”</p>
郭惠妃有些哭笑不得,問道:“皇爺,這……這合適嗎?”</p>
“有啥不合適的!”</p>
老爺子瞪著雙眼說道:“咱都不當(dāng)皇帝了,按理說這后宮早就應(yīng)該騰出來給皇帝一家人住了,為什么她們現(xiàn)在還住著,那是皇帝仁義,如今皇帝有困難了,她們不得交點房租……”</p>
“你告訴所有后宮嬪妃,誰要是不交,或者就拿仨瓜倆棗的,趕明兒就從兩宮大殿搬出去,以后就和宮女一起住大通房!”</p>
……</p>
回到尚書房的朱雄英細細的揣摩老爺子說的話。</p>
郭桓案,洪武朝最大的官員貪污案,涉及數(shù)量高達兩千四百多萬石糧食,折成銀子就是一千二百多萬兩,比整個大明朝一年的財政賦稅還要多上三分,簡直不可思議。</p>
郭桓等人貪污的手段主要有,盜取官糧販賣,收受賄賂,私造寶鈔,巧立名目私自征收各種苛捐雜稅,盜取國庫財物,各種貪污手段層出不窮。</p>
老爺子得知后是雷霆大怒,立馬派人徹查此案,結(jié)果查到郭桓的同黨竟然有兩個尚書,六部侍郎以及以下數(shù)百人,還有各地布政司以及以下地方官萬余人。</p>
這些人被殺之后,朝廷自然要追回贓款,其中又牽扯到各地士紳豪強,無數(shù)地主被抄家,又有數(shù)萬人被殺。</p>
郭桓這樣一個小小的戶部侍郎不可能是貪污的主謀,這背后有一張巨大的利益網(wǎng)。</p>
其實郭桓案,主要就是為了打擊貪官污吏和地主豪強。</p>
郭桓等人確實貪了,或許沒貪這么多,不過說到底他們死的一點都不冤,地方地主豪強勾結(jié)貪官從中謀利,所以死的也不冤。</p>
其實,郭桓案真正爆發(fā)的原因還是朝廷四處征戰(zhàn),國庫空虛,沒錢打仗,這才有了這樣一個驚天大案。</p>
郭桓案過后,朝中臣子人人自危,甚至每次上朝前都給家里留好遺書,提前安排后事。</p>
貪官污吏處理了,地主豪強受到了打擊,國庫也有錢了,官員也受到了警示,完美。</p>
老爺子的意思很明確,讓朱雄英效仿當(dāng)年的郭桓案,查抄貪官污吏,打擊地主豪強,同時也能向士紳豪強敲響警鐘,減少新政的阻力。</p>
朱雄英也明白老爺子的意思,但是這事太大了,自己剛剛繼位還不到一年,權(quán)力正在過渡中,需要的是穩(wěn)定人心,而不是發(fā)動大案,搞得人心惶惶。</p>
朱雄英不再是當(dāng)年那個熱血上頭,一意孤行的皇太孫了,身為大明的皇帝,做事情必須要慎重再慎重,三思而行!</p>
可不按照老爺子說的就沒錢,沒錢就不能盡快開海。</p>
思來想去,朱雄英決定不辦什么大案,但要查賬。</p>
自郭桓案過后,朝廷已經(jīng)十余年沒有進行大反腐了,不知道朝廷以及各地方的貪墨之風(fēng)有沒有再次興起,正好趁此機會摸摸全國官員的底子。</p>
而且這一次連軍隊都要查!</p>
“來人,傳都察院右都御史凌漢,錦衣衛(wèi)指揮使張虎,僉事宋忠,刑部尚書暴昭,給朕叫進武英殿議事!”</p>
“對了,把方孝儒也給朕叫過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