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章 藩王納糧,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國庫已經見底,朕現在最怕發(fā)生天災,一旦有了災荒,朝廷連賑災的錢都拿不出來……”</p>
解縉趁機奉承道:“自陛下繼位以來,我大明是一副欣欣向榮之景,河清海晏之相,大明朝有陛下這等天子圣人庇佑,定然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yè),哪里還會有什么天災饑荒!”</p>
朱高熾瞥他一眼,心中暗罵道:“我呸,馬屁精!”</p>
朱雄英被他一頓馬屁拍笑了,說道:“未雨綢繆總不是什么壞事,若是有了災荒再去籌集銀子,那不知道要餓死多少百姓,到時候朕就把你解大才子賣給花船,用你賣身的錢賑濟百姓!”</p>
“哈……”</p>
在場的老臣們頓時大笑起來,凌漢趁機說道:“解大才子在京城可是名角,聽說他的一幅筆墨價值千金,深受花船娘子們的追捧!”</p>
張紞笑道:“陛下,不如讓解才子去花船賣藝,用來補貼國庫,如此也算為朝廷出力,為陛下分憂!”</p>
“這個主意不錯,臣附議!”</p>
傅友文再次補刀。</p>
解縉年輕,善于奉承,又喜歡出風頭,這些老臣都有些鄙視他。</p>
朱雄英笑問道:“解卿,你意下如何?”</p>
解縉尷尬的笑道:“陛下說笑了!”</p>
呸,一群老不正經的棺材瓤子!</p>
本來就是說笑,讓堂堂的內閣輔臣,文華殿大學士去那種地方賣藝,皇帝的臉能丟到姥姥家。</p>
“好了,好了!”</p>
朱雄英示意大伙停下來,接著說道:“趁此機會,朕說些正事!”</p>
“如今國庫即將見底,盡管削減藩王宗室俸祿,還是不夠用,朝廷沒錢,朕始終心里沒底,眾卿都想想辦法,盡快讓國庫充盈起來!”</p>
“朕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一年不到一千萬的稅遠遠不夠用,五年之內,朕要讓國家的稅收翻一倍不止!”</p>
聽到此話,所有人都愣住了,皇帝瘋了吧,說什么胡話呢,五年讓國家的稅收翻一倍,這怎么可能。</p>
要知道大明剛開國那幾年,全國一年的稅收加起來才二百多萬,休養(yǎng)生息三十年才達到如今的九百多萬,五年就要達到兩千萬,做夢呢!</p>
“陛下!”</p>
禮部尚書王鈍說道:“國家的土地有限,即便大力開墾也不可能在五年之內翻上一倍,若想讓朝廷一年有兩千萬的固定稅收,只能……只能加稅!”</p>
“除了給百姓加稅,你們就想不出來其他辦法嗎?”</p>
朱雄英聲音沉重的說道:“縱觀歷朝歷代,每當朝廷缺錢,當政者只會想盡辦法去剝削窮苦百姓,前元是怎么亡的,還不是各種苛捐雜稅逼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p>
“朕時常親自農耕,知曉烈日當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農民實在太苦了,朕不僅不會加稅,還要減稅,五年之內,把三十稅一改成五十,甚至六十……”</p>
在臣子們看來,皇帝說的壓根就不現實,哪個中原王朝不是靠農耕養(yǎng)活,三十稅一對于百姓來說已經夠少了,還要再減,知道你皇帝是為了天下百姓好,可也不能窮了自己啊。</p>
減免賦稅這種事壓根就不是這么玩的。</p>
“陛下!”</p>
吏部尚書張紞說道:“如果減輕賦稅,那只能收攏流民,鼓勵百姓大肆開墾荒地,增加土地!”</p>
朱雄英拍了拍桌子,問道:“你們就盯著那點農稅不放了,為何總想著問百姓要錢,除了地稅和丁稅就想不到其他財政來源了?”</p>
劉三吾聽出了皇帝的言外之意,立馬說道:“臣等愚鈍,還請陛下賜教!”</p>
朱雄英鄭重的說道:“開海!”</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