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永興劍,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仗局才是科技院的主力,不僅鍛造刀劍一類的常用武器,還有制做盔甲,弓弩,甚至縫制軍裝,軍服,軍被等。</p>
兵仗局原本屬于內八監(jiān),和軍監(jiān)局一樣,被剝離出去,歸于科技院。</p>
里面有一部分工匠都是太監(jiān),畢竟也算半個女人,適合做一些精細活,即便打鐵也都是好手。</p>
太監(jiān)既不是神功蓋世的武林高手,同樣也不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弱雞,正常男子能做的事情,除了那啥,他們都能做,其中也不乏身強力壯者。</p>
每年都會有人自愿進宮當太監(jiān),再加上番邦進貢,宮里壓根用不完,多余的人全部打發(fā)到科技院干活。</p>
在這干活雖說比宮里是累了些,但待遇好,危險性還低,只要不作死去私賣盔甲武器,幾乎沒什么事,老胡是個挺隨和的人,也從不故意欺壓這些太監(jiān)工匠。</p>
火爐旁,兩名工匠正在捶打一塊劍胚,朱雄英湊了過去,工匠正在專心鑄劍,并沒有發(fā)現皇帝走了進來,用鐵鉗夾住劍身放進冷水中,一股白煙升起,冷鍛淬煉完成,接下來就是矯正和細細打磨。</p>
工匠一絲不茍的看著已經成型的劍身,隨即露出一副欣慰的笑容,隨即說道:“拿銼刀來!”</p>
朱雄英看到一旁的銼刀,順手遞了過去,工匠也是順手接過,剛要開始打磨,余光正好掃到朱雄英,看著這位身穿布衣的年輕人,工匠隨口問道:“后生,新來的?”</p>
朱雄英笑了笑,沒有說話,中年工匠拿著銼刀夸贊道:“像你這么有眼力勁的后生不多了!”</p>
老胡頓時嚇出一身冷汗,立馬走過去,訓斥道:“什么新來的,這是陛下!”</p>
工匠眉頭一皺,反問道:“姓畢?”</p>
老胡越聽越害怕:“這是咱們大明朝的新君,永興皇帝陛下,還不磕頭!”</p>
“??!”</p>
中年工匠手中的劍胚和銼刀應聲落地,嚇得立馬跪了下來,叩首道:“不知陛下駕到,多有冒犯,請陛下賜罪!”</p>
“沒關系,起來吧!”</p>
朱雄英親自撿起地上的劍胚,握在手中尚有余溫,雖然還沒成型,但還是能看出來是一把流行于秦漢時期的復古八面漢劍,也是明軍將領常佩戴的劍,一般用于裝飾和指揮。</p>
朱雄英摩挲著劍鋒,雖未開鋒,卻十分平整,手指彈在劍身上的聲音也極為清脆。</p>
“好劍!”</p>
冷兵器才是屬于男人的浪漫,朱雄英身為帝王也不例外,他酷愛寶劍。</p>
“不錯!”</p>
朱雄英夸贊一聲,問道:“以前打過鐵?”</p>
中年鐵匠恭敬道:“回陛下,小的是祖?zhèn)麒F匠,在前朝就是匠戶!”</p>
“你的手藝很不錯!”</p>
朱雄英微微頷首,看著手中的劍胚,隨即說道:“用最好的精鐵給朕打造十把這樣的八面漢劍,做工要精良,劍身刻上龍紋,劍柄纏上金絲……總之要十分美觀,鑄的好,朕重重有賞!”</p>
“遵命!”</p>
中年工匠激動的問道:“敢問陛下,劍為何名?”</p>
朱雄英傲然道:“永興,就用朕的年號,就叫永興劍!”</p>
這十把永興劍將會作為最高榮譽賜給于江山社稷,天下百姓有大功的十位新朝臣子,同時享有死后配享永興太廟的資格。</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