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新朝老年天團(tuán),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得到新皇帝如此評價,張紞心中感動不已,當(dāng)即表態(tài)道:“為君分憂,為百姓謀福,乃臣之本分,臣不敢居功!”</p>
朱雄英滿意的點點頭,正色道:“既然朕把你從千里之外召回京城,那自然是相信你的能力和品行!”</p>
“朕任命你為新朝的吏部尚書,資政大夫,望卿能恪盡職守,輔佐朕開創(chuàng)大明盛世!”</p>
張紞立馬跪在地上,恭敬叩首道:“臣叩謝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p>
明朝官制,三年一換,或升或遷,可張紞卻在偏遠(yuǎn)的滇地苦苦堅守了十余年,如今總算苦盡甘來,成為新朝新帝的肱骨之臣。</p>
朱雄英接著喊道:“浙江布政使王鈍!”</p>
一個比張紞還老的官員站了起來,看樣子少說有六十歲了,拱手道:“臣在!”</p>
“你在浙地,修水利,辦教育,減徭役,懲奸除弊,選賢任能,頗有政聲,藩憲重臣能勝任而久于其職者不多見,一個你,一個張紞,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南,你們都是大明朝的方岳柱石?。 ?lt;/p>
朱雄英說他是撐起東南之地的山岳,這個評價當(dāng)真是極高。</p>
王鈍謙卑道:“陛下繆贊,臣愧不敢當(dāng)!”</p>
王鈍在前元至正年就已經(jīng)出道,韓宋龍鳳政權(quán)之時中了進(jìn)士。</p>
洪武開國后,他輾轉(zhuǎn)多地為官,最后在浙地當(dāng)了十余年的布政使,老爺子能讓他在這么一個富庶之地當(dāng)十余年的封疆大吏,足以證明他的能力和信任。</p>
朱雄英接著說道:“朕任命你為禮部尚書,資德大夫,希望你也能好好輔佐朕!”</p>
王鈍叩首:“臣萬死不辭!”</p>
王鈍熟悉史傳,精通諸外番文化典故,還曾經(jīng)當(dāng)過使節(jié),招撫外番叛亂,這個禮部尚書很適合他。</p>
“傅友文!”</p>
朱雄英突然喊出一個熟悉的名字!</p>
曾經(jīng)的戶部侍郎,因為當(dāng)初的土地案,被老爺子貶官的倒霉蛋,也是穎國公傅友德的堂弟。</p>
此人別看是文官,卻是淮西勛貴黨的人,和藍(lán)玉那幫武將走的很近,也可以說是一伙的。</p>
在原本的歷史中,他牽扯進(jìn)了藍(lán)玉案被誅殺。</p>
對于傅友文,朱雄英沒有過多的話,淡淡說道:“工部缺個尚書,你可愿去?”</p>
傅友文當(dāng)即跪地叩首道:“臣愿竭盡愚鈍之力,輔佐陛下,開創(chuàng)萬代盛世!”</p>
最后一位是刑部侍郎暴昭,升任刑部尚書,一位以廉潔公正著稱的官員。</p>
張紞,王鈍,傅友文,暴昭,加上原本的戶部尚書郁新,六部已定五部,唯獨兵部尚書還空著,而且連侍郎都沒有。</p>
朱雄英看向坐在不遠(yuǎn)處的一位官員,突然喊道:“云南參政韓宜可!”</p>
“臣在!”</p>
一名身穿藍(lán)色官服,大約五十歲左右的官員站了起來。</p>
此人十分瘦弱,卻滿臉剛毅,一看就是正義剛直之人。</p>
這么多生面孔中,朱雄英最先注意到的人就是他了,沒別的原因,此人身上的官服都快洗掉色了,而且滿是補丁。</p>
“你就是那個快口御史??!”</p>
快口可不是什么夸獎人的好詞,而是說他那張嘴就是個大噴子。</p>
韓宜可大大方方的說道:“回陛下,正是臣!”</p>
朱雄英看著這位老臣,隨口問道:“你不會是故意穿一身破舊官服來給朕看的吧,以此故意證明你的清廉!”</p>
韓宜可面不改色,說道:“臣只有兩套官服,來見陛下之前特意換上了這身相對較好的官服,臣的清廉天地可鑒,無需證明,陛下若不信盡管派人查臣!”</p>
朱雄英心中暗道,這老頭挺有個性??!</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