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 爭,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用多言!”</p>
朱允炆得意道:“本王不管什么正不正,他能幫本王復仇,本王就要用他!”</p>
黃子澄只是嘆息一聲,沒有說什么!</p>
朱允炆長舒一口氣,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問道:“黃師,如今太孫戰(zhàn)死,太子病危,皇爺爺把本王召進京城所為何事?”</p>
聽到皇太孫戰(zhàn)死,他心中莫名的高興,但聽到太子病危后,心中有些害怕起來。</p>
別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這個好兒子心里可是門清。</p>
黃子澄坦然說道:“立儲!”</p>
立儲……</p>
朱允炆聽到這兩個字變得異常激動,立馬問道:“黃師,你是說皇爺爺要立本王為儲君?”</p>
黃子澄緩緩搖頭,說道:“千歲莫不是忘了還有徐王!”</p>
“朱允熥……”</p>
朱允熥傲然道:“他……一個懦弱之輩而已,要不是皇太孫幫著,他連親王都當不了,皇爺爺是不會把江山交給這樣一個無能之人,他爭不過本王!”</p>
這一點說的沒錯,朱允熥從小就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從來沒入過老爺子的法眼,相比朱允炆,他要遜色不少!</p>
“不說徐王,如果太子薨世,那還有晉王,還有燕王……”</p>
黃子澄接著說道:“千歲別忘了,東宮還有一位吳王小殿下,這儲君之位不好坐?。 ?lt;/p>
黃子澄的話猶如一盆冷水,一下子就殲滅朱允炆燃起的火苗!</p>
晉王也是嫡子,太子和秦王都不在了,立他為儲也是名正言順!</p>
晉王之后還有燕王,對于朱允炆來說,這也是個對手!</p>
這二王就藩多年,在軍中頗有威望,也深的老爺子的器重。</p>
徐王朱允熥,雖然能力不足,但他占一個嫡,嫡庶之間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鴻溝!</p>
最后是東宮的朱文玨,要說名正言順,他比任何人都有資格,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皇重孫,不僅深的老爺子喜愛,背后的關系更是大到可怕!</p>
太爺爺是皇帝,爺爺是太子,父親是太孫,他是根正苗紅的皇重孫!</p>
他娘太孫妃是李家人,李家和皇室又是姻親,李善長是不在了,但他當了大明朝十幾年的丞相,而且已經被平反,門生故吏遍布朝野,現在很多三司官員都是從他當年中書省走出去的官吏,那是龐大的淮西黨和文官集團!</p>
還有那位連他皇帝老子都不怕的長公主臨安,那也是李家的媳婦!</p>
更別說以常家,藍家為首的淮西勛貴!</p>
想到這些,朱允炆心都涼了,他背后有什么?</p>
有個被挫骨揚灰的廢太子妃娘呂氏,還有個死了多年又被挖出來的姥爺呂本。</p>
叔叔二十多個,姑姑十幾個,別說幫他,從小到大都正眼看過這個庶子!</p>
人家心中的大嫂只有太子妃常氏,大侄子也是朱雄英!</p>
朱允炆,要不是老爺子能多看他幾眼,誰又會搭理這個朱家的“外人”。</p>
一個被廢掉小妾生的兒子能有什么繼承的資格!</p>
能封個親王,都是老爺子格外開恩了,沾了皇明祖訓的光而已。</p>
朱允炆自慚形穢,不知不覺間低下了高貴的頭!</p>
黃子澄心里明白,上前安慰道:“千歲不必擔憂,既然陛下下詔讓您回京,足以證明千歲也是儲君人選!”</p>
黃子澄的話讓朱允炆醍醐灌頂,那顆沉寂的心再次被點燃,激動的說道:“黃師說的對,皇爺爺是考慮我的,一定是這樣,爭,本王一定要爭那個位子!”</p>
可話說回來,怎么爭?</p>
拿什么爭?</p>
朱允炆又犯起了愁,隨即看向黃子澄,拱手道:“還請黃師教我!”</p>
黃子澄一副先生的樣子,說道:“千歲,你記住一句話,不爭即為爭!”</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