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戰(zhàn)事再起,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爺子聽后冷著臉說道:“好啊,好啊,都反了,反的好啊,他們這是覺得咱老了,提不動刀子了!”</p>
韃靼,瓦剌,兀良哈,高麗,女真,北方的勢力全部動起來了,明擺著約好一起吃大明這塊肥肉,這不是巧合,而是蓄謀已久的事情。</p>
老爺子袖子一甩,冷著臉說道:“上朝!”</p>
太子太孫跟在老爺子身后,朱雄英低聲問道:“爹,這事你怎么看?”</p>
朱標卻沒有多擔心,說道:“還能怎么辦,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打唄,咱大明有兵多將廣,又不是打不起!”</p>
“不過,這個節(jié)骨眼上發(fā)動戰(zhàn)事,有些不同尋常!”</p>
朱標意味深長的對著朱雄英說道:“小皇帝,看來有人不想讓你繼位?。 ?lt;/p>
朱雄英笑了笑,沒有說什么,跟著一起走進奉天殿。</p>
龍椅旁還有一張凳子,那是老爺子怕大孫子上朝累著,特意吩咐人準備的,皇太孫都是坐著上朝。</p>
臣子還沒進來,大殿內(nèi)空無一人,朱雄英指著椅子說道:“爹,你坐吧!”</p>
朱標沒有客氣,直接坐了上去,感慨道:“當了二十多年太子,如今還是第一次坐著上朝,還是沾了我兒子的光!”</p>
老爺子立馬吩咐道:“去給太孫再搬張凳子來!”</p>
門外的侍衛(wèi)手持鞭子甩了兩下,隨著云成一聲上朝,滿朝文武身穿朝服,手持芴板,排好隊伍,依次走了進來。</p>
此次朝會,除了各部臣工,還有藩王勛貴,以及辭官歸養(yǎng)的老臣。</p>
老爺子沒有廢話,立馬將兵部送來的軍情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念了一遍,結(jié)果就是群臣皆驚,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太孫繼位上,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敵人犯境。</p>
聽到韃靼部隊正在翻越燕王,直逼喜峰口,燕王朱棣第一個站了出來,拱手道:“父皇,兒臣請命立即返回北平,率領(lǐng)兵馬御敵,將韃靼殲滅于燕山!”</p>
朱棡同樣站出來說道:“父皇,兒臣也請命返回太原,以晉藩兵馬支援大同和宣府!”</p>
隨后,九大塞王同時請命返回封地,抵御敵人。</p>
老爺子擺擺手,說道:“燕王即刻返回北平,防備韃靼,代王,谷王固守宣府,大同,晉藩支援代谷兩藩,齊藩領(lǐng)山東之兵,北上協(xié)助燕藩,徐州之兵開往山海關(guān),大寧衛(wèi)不用出關(guān),全部前往遼東,協(xié)助遼王,抵抗高麗和女真!”</p>
“其余藩王各自回封地,整頓兵馬,等待朝廷調(diào)動的詔書!”</p>
眾藩王各自領(lǐng)命,緩緩退出奉天殿,其中最高興的還要屬齊代二王,朱標已經(jīng)開始架空他們他們了,結(jié)果一場變故不僅讓這兩位回到封地,還拿到了兵權(quán)。</p>
這次北方變故,其實也沒想象中的多嚴重,只要守好九大重鎮(zhèn),那就萬無一失,九大藩王良莠不齊,既有晉王,燕王這種軍事能力突出的塞王,也有代王這種不知軍事,毫無建樹的水王,但總體來說,還算可以,至少守住各自的防區(qū)不成問題。</p>
老爺子看著滿朝文武,正色道:“五年沒打仗了,也該活動活動了,既然他們敢來,那就都留下吧,咱也給太孫打出一個清靜的天下!”</p>
此話一出,下面的武將勛貴頓時精神一震,兩眼放光,上一次北伐,是在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初,朝廷命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分兵兩路北伐。</p>
西路由晉王朱棡率定遠侯王弼出山西,東路由燕王朱棣率領(lǐng),以潁國公傅友德為征虜前將軍,南雄侯趙庸,懷遠侯曹興為左右副將軍,于三月初二日出長城古北口,大雪天遠道突襲,成功俘虜乃兒不花數(shù)萬人,牲畜數(shù)十萬頭,大獲全勝。</p>
這一次再出兵,就是開國第八次北伐了,也會是洪武朝的最后一次。</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