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章 燕山腳下,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棣不屑道:“齊王,,,哼,他算什么東西,也配和本王比,他做的那些事完全是咎由自取,罪有應(yīng)得,父皇把他囚禁王府已經(jīng)算留情了!”</p>
朱榑的母親達(dá)令妃是唯一一位出身俘虜?shù)腻?,所以地位一直很低,這就導(dǎo)致朱榑雖然也貴為皇子,但備受兄弟蔑視的原因。</p>
姚廣孝一笑,繼續(xù)說道:“齊王和千歲相比確實(shí)算不上什么,但不管如何,他也是皇子親王,而且囚禁齊王之事,千歲真的以為是皇帝下的旨意嗎?”</p>
朱棣眉頭一皺,立馬問道:“難不成這一切都是皇太孫所為?”</p>
姚廣孝卻是悠悠說道:“齊王所做的那些不法事,朝廷也不是不知道,為何皇太孫去了青州就囚禁了齊王,皇帝之前難道不知道嗎?”</p>
老和尚的話讓朱棣心中一顫,臉色也逐漸變得陰沉起來,驟然看向姚廣孝,冷聲問道:“你對青州發(fā)生的一切如此清楚,你別告訴本王,齊王之事和你沒有關(guān)系!”</p>
“貧僧只不過試探一下而已!”</p>
姚廣孝輕描淡寫的說道:“那個齊王府指揮邾庸到死都沒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當(dāng)真是愚不可及!”</p>
“千歲無需懊惱,齊王有此下場,那是咎由自取,罪有應(yīng)得,對百姓,對朝廷,對皇太孫,乃至對千歲都是好事!”</p>
朱棣有些不解,問道:“這對本王算什么好事!”</p>
“犧牲一個無足輕重的齊王,讓千歲看到皇太孫的真面目,這一切都是值得的!”</p>
姚廣孝正色道:“貧僧所做的一切,無非就是想讓千歲明白一個道理,身處皇家沒有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叔侄親情,有的只是你爭我奪,無情殺戮,就看誰更狠更毒……”</p>
“心狠者得天下,心軟者萬劫不復(fù),這就是皇家無情!”</p>
“要么奪,要么死,沒有第三條路可走,至少千歲沒有!”</p>
朱棣聽后只是轉(zhuǎn)過身去,隨后走到破廟門口,望著巍峨壯觀的燕山,內(nèi)心很是復(fù)雜。</p>
如果老和尚說的都是真的,那自己確實(shí)沒有其他路可以選,現(xiàn)在不是已經(jīng)不是要不要謀反的問題了,而是自保。</p>
不管是謀反還是自保,都很艱難,整個天下都是他的,想反……這談何容易??!</p>
姚廣孝來到朱棣身邊,同樣望著燕山,感慨道:“如此江山,當(dāng)真讓人著迷,千歲不爭,自有其他人爭,只要姓朱,誰都想要那身龍袍!”</p>
“哎……兒子想,孫子也想,可椅子只有一把……”</p>
朱棣深吸一口,問道:“接下來該怎么做!”</p>
朱棣從來都不是什么優(yōu)柔果斷之輩,更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論心狠刀快,他也不輸老洪武。</p>
后來打贏靖難之戰(zhàn),成功登上帝位的永樂大帝把秦晉兩藩的人整慘了,而大哥朱標(biāo)一脈的人也都死得不明不白!</p>
姚廣孝不動聲色的說道:“皇太孫現(xiàn)在應(yīng)該到了宣府,大同吧!”</p>
朱棣驚訝道:“你打算謀劃谷,代二王?”</p>
姚廣孝隨即搖頭,說道:“這兩王只是無足輕重的藩王,不足為慮……”</p>
“千歲的敵人可不止皇太孫,秦晉兩王也在其中,貧僧先幫千歲把這兩塊硬石頭搬開!”</p>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