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七藩之計,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七藩之計
七個藩……</p>
聽到此話,門外的朱高熾倒吸一口涼氣,瞬間感覺心跳加速,呼吸不順。</p>
這和尚真是好大的口氣,真不知道他是何來的自信,能弄來七個藩讓自己的父王去造反!</p>
朱棣聽到此話,同樣驚愕不已,眼神之中透著不敢置信!</p>
“你來告訴本王,除了本王的燕藩,剩下六個藩都在哪?”</p>
以前朱棣對姚廣孝的話深信不疑,可自從那孩子出現(xiàn)后,這老和尚就沒成過事,可謂十計九?。?lt;/p>
“都在大明各地!”</p>
姚廣孝緩緩說道:“有句話貧僧剛才說錯了,或許不是七藩,而是九藩,十二藩,甚至更多……”</p>
看著姚廣孝那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朱棣突然大笑起來,那眼神好像看傻子一般。</p>
這老和尚像個江湖騙子一樣,說的話也越來越離譜了!</p>
“貧僧認為削藩不僅不是壞事,對于藩王來說還是好事!”</p>
面對燕王那嘲諷的眼神,姚廣孝依舊很平靜的說道:“如果朝廷要削藩,恐怕到時候削的就不止千歲一個人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所有藩王都懂……”</p>
這句話倒是說到點子上了,削藩的后果只有兩種!</p>
要么朝廷收回兵權(quán),廢掉封地,取消王爵,聽話的圈在鳳陽,不聽話的直接殺了!</p>
要么所有藩王聯(lián)合在一起和朝廷對抗,也就是造反,就像漢朝的七國之亂一樣,推翻新皇帝!</p>
可這種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哪有這么簡單,歷朝歷代也沒有王爺造反最后成功的例子。</p>
不到萬不得已,被逼無奈,誰又敢邁出這一步。</p>
再說了,就算所有藩王一起造反,最后就算成功了,這皇位也輪到他啊!</p>
秦,晉二王都在,他朱棣注定只是陪跑的,從身份上來說,這是永遠無法越過去的兩座大山!</p>
“千歲無需擔心,貧僧說過了,真到了那一天,只有秦藩,晉藩,沒有什么秦王,晉王!”</p>
朱棣眉頭一皺,沒想到老和尚竟然看破了他的心思。</p>
“本王需要知曉具體計劃!”猶豫半天,朱棣還是沒有忍住。</p>
“千歲還是不要知道為好,以免牽扯進來,若是東窗事發(fā),一切都是貧僧的罪過,與千歲無關(guān)!”</p>
姚廣孝轉(zhuǎn)動佛珠,雙手合十,緊閉雙眼,十分虔誠的吟誦著佛號。</p>
“阿彌陀佛,貧僧愿承擔所有罪惡,就算死后永墜阿鼻地獄,貧僧也無怨無悔!”</p>
姚廣孝的舉動再一次打動了朱棣,良久后,緩緩說道:“大師,剛才是本王不對,輕視了大師,還請莫怪!”</p>
“千歲,憑你我這么多年的交情,無需如此客氣!”</p>
“這一切都是貧僧心甘情愿,千歲相信貧僧,那貧僧就還千歲一個天下!”</p>
姚廣孝暗暗松了口氣,費盡口舌總算再次取得燕王的信任。</p>
天下……</p>
這兩個字對朱棣來說很遙遠,也很陌生……</p>
這個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他姓朱,但和他卻沒有多大關(guān)系!</p>
不是所有姓朱的人都有資格坐上九五之位,擁有整個天下。</p>
天下是老爺子歷經(jīng)千難萬險,一刀一槍打下來的,給誰,也是他說的算!</p>
可朱棣就是咽不下心里這口氣,如果老爺子把天下給大哥朱標,他認了!</p>
畢竟名正言順,如果朱標當了皇帝,他朱棣絕對沒有什么二心,只會老老實實當個藩王,替大哥守好北大門!</p>
可現(xiàn)在大哥朱標雖然還活著,但和死了也沒什么區(qū)別,已經(jīng)無法擔起整個大明朝的重擔!</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