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游魂癥,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失憶?”</p>
老爺子疑惑道:“何為失憶?”</p>
“忘記了以前的事情!”</p>
朱雄英實在不忍心的解釋著:“也就是常說的離魂癥!”</p>
“那也不至于連咱這個爹都不認識吧?”</p>
“不僅不認識您,包括他自己是誰都不記得!”</p>
老爺子聽后頓時感覺天旋地轉(zhuǎn),這一切的變故讓他一時接受不了。</p>
“皇爺爺!”</p>
朱雄英扶著老爺子,黯然道:“孫兒也沒想到是這種結(jié)果……”</p>
“不怪你,不怪你!”</p>
老爺子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大孫,扶咱回去歇會吧,咱……咱累了!”</p>
……</p>
乾清宮,老爺子靜靜的躺在床上,盯著大殿上的房梁一時惆悵不已。</p>
太子朱標不僅是他的兒子,還是他傾盡半輩子心血培養(yǎng)出來的太子,大明帝國的接班人。</p>
當年朱標的出生給了老爺子無窮的動力,當年還是吳王的時候,朱標就是吳世子,稱帝后,朱標毫無疑問的被立為太子。</p>
老爺子對這位嫡長子寄于很大的厚望,不僅請當時的大儒宋鐮親自教導,還配了一套堪稱歷史上最為豪華的太子班底,兼領(lǐng)東宮,輔佐太子。</p>
徐達,常遇春,李善長,馮勝,鄧愈,湯和,劉基,章溢,吳楨,耿炳文,康茂才、張興祖、藍玉、傅友德等等,實在太多了!</p>
可以說,只要是活著的開國功臣,幾乎都掛著東宮銜,這是老爺子親自給朱標配的班底,足以見對其的重視和信任。</p>
縱觀歷朝歷代,敢把所有朝中重臣全部配給太子所用的帝王也只有洪武爺了。</p>
所以,朱標也成為了歷史上最有權(quán)勢的太子!</p>
朱標也沒讓老爺子失望,他不僅成了老爺子最優(yōu)秀的兒子,還成了大明朝,乃至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太子。</p>
他性格敦厚、恭敬、仁義,臣子對其敬重有加,兄弟對其推崇備至。</p>
更重要的是與父親的關(guān)系上能處理融洽,即使是向父親提出意見,也能委婉不受怪罪。</p>
朱標不管是處理政務(wù)還是人際關(guān)系,都能讓老爺子很是滿意。</p>
打天下需要勇武果斷,膽識和魄力,但是治天下時,這些特點卻成為累贅。</p>
以文治國需要“仁義孝悌”作為鋪路石,吸引儒臣獲得尊重,文武之間張弛有度才是治國良策。</p>
大明自開國后戰(zhàn)爭不斷,已經(jīng)打了二十多年,打的國庫空虛,打的百姓生活艱難。</p>
老爺子這一身血是徹底洗不掉了,他愿意自己“暴君”之名換朱標將來的仁君之名。</p>
然而這二十多年的嘔心瀝血最終都化為了烏有。</p>
朱標好像回來了,又好像沒回來。</p>
朱重八的兒子回來了,但大明朝的太子卻死了,這讓老爺子實在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傷心。</p>
“哎……”</p>
老爺子長嘆一聲,內(nèi)心五味雜陳,甚至有些后悔。</p>
作為父親他當然想讓兒子活過來,但作為帝王,他不得不為整個大明朝考慮,早知道是這個結(jié)果,當初絕不會讓孫子拿命去救兒子。</p>
“標兒……廢了!”老爺子躺在床上,艱難的說了出來。</p>
朱標失憶了,這對于洪武爺朱元璋和整個大明帝國來說無疑于已經(jīng)死了!</p>
“云成!”老爺子喊了一聲。</p>
云成走了進來,說道:“奴婢在!”</p>
“去把吳王叫來,咱有話給他說!”</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