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咱配不上人家,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咱配不上人家
隨后幾人隨意走進一處百姓家,這戶人家正在吃飯,一位老嫗,一位中年婦人,帶著一個大概八九歲的男孩。</p>
這些人不認識朱雄英,但卻認識張度,街坊鄰居間也比較熟悉,婦人連忙起身,笑著招呼道:“張大人來了,小六,快去給大人還有客人搬凳子來!”</p>
小男孩很聽話的跑進來了屋里,張度恭敬的說道:“這位是當(dāng)今皇長孫,吳王殿下!”</p>
婦人頓時愣住了,還是一旁的老嫗見多識廣,立馬喊道:“是王爺千歲,快跪下磕頭!”</p>
朱雄英連忙扶起老人,說道:“快快起來,老人家不必多禮,是皇上惦記鄉(xiāng)親們,讓本王來看看鄉(xiāng)親過的如何!”</p>
聽到是皇上掛念,老人家很是激動,感動的說道:“沒想到皇上還記得俺們呢!”</p>
好,都好,王爺千歲,俺們過的都挺好的!”</p>
朱雄英看了一眼桌子,發(fā)現(xiàn)吃的是稀粥和一團黑不溜溜的飯團,好與不好,一眼便看出,問道:“這是何物?”</p>
婦人慌忙解釋道:“回王爺千歲,這是用野菜,麩皮加上一些草根碾碎做成的飯團!”說著,挑了一個最大的,想送給朱雄英嘗嘗,又怕王爺嫌棄。</p>
朱雄英主動要了過來,拿起后直接咬了一口,這飯團很硬,很粗糙,要是不使勁咬碎根本咽不下去。</p>
朱雄英艱難的咽了下去,差點噎住,臉都被憋的通紅,無奈的問道:“鄉(xiāng)親們平時就吃這個嗎?”</p>
婦人老實的點點頭,說道:“王爺千歲,平常人家都吃這個!”</p>
看著寒酸的草屋,簡陋的院子,加上家里的老弱婦孺,問道:“家里沒有個男子嗎?”</p>
婦人低著頭,神情立馬深沉下來,一旁的老嫗同樣神情悲傷,嘆息道:“不瞞千歲,民婦那口子當(dāng)年跟著皇爺打仗戰(zhàn)死了,兒子后來也戰(zhàn)死在了塞外,家里只剩下這幾口人了!”</p>
朱雄英聽到此話,心里難受極了,又問道:“朝廷對于戰(zhàn)死的將士不是有撫恤嗎,難道官府沒給?”</p>
老嫗抱著小孫子說道:“給了,官府給了地,每年給十石米,一斤鹽,哎……民婦那口子和兒子也算沒白死!”</p>
“既然給了地,那為何還吃不上糧食?”</p>
朱雄英說道:“莫不是家里沒有勞動力耕種?”</p>
老嫗搖搖頭,無奈的說道:“不敢瞞王爺千歲,地都賣了,這幾年收成不好,種的糧食都被大水沖了,實在沒東西吃,活不下去了,只能賣地換糧食!”</p>
朱雄英瞬間沉默了,心里如針扎般疼痛,他本以為現(xiàn)在的大明兵力強盛,百姓安樂,雖談不上過的有多好,但不至于餓死許多人。</p>
但他萬萬沒想到,百姓雖然沒餓死,但這日子過的并沒有多好,也只僅限于沒餓而已。</p>
這還是在不用交稅的中都鳳陽,其他地方可想而知。</p>
“哎……”</p>
朱雄英嘆息道:“是朝廷的不好,沒讓鄉(xiāng)親們吃上糧食啊!”</p>
見朱雄英神情悲傷,老嫗卻安慰道:“王爺千歲,現(xiàn)在能吃上這些東西已經(jīng)算不錯了,比至正年間強上太多!”</p>
朱雄英沒有說話,獨自走了出去,吩咐劉承恩給這家人留下些銀錢。</p>
隨后,朱雄英又去了幾家,情況都差不多,百姓的日子確實過的極為艱難。</p>
“哎……”</p>
朱雄英忍不住嘆息一聲,當(dāng)走到下一戶百姓家門口時,實在沒有勇氣進去了。</p>
“回去吧!”朱雄英淡淡說道。</p>
張度要去送送,朱雄英沒讓他跟著,獨自走在回皇城的路上,就連劉承恩和傅讓都是遠遠的在后面。</p>
望著前方的道路,朱雄英陷入了沉思,看來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當(dāng)差納糧之事,無論如何要盡快實行,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源解決土地兼并和士紳特權(quán)的問題!</p>
無論是攤丁入畝還是士紳一體當(dāng)差納糧,最終獲益的只有百姓和朝廷,而觸犯的卻是天下士紳的利益。</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