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章 老和尚的謀劃,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這話,朱棣再也忍不住了,抽出放在案上的戰(zhàn)刀架在老和尚脖子上,怒道:“本王現(xiàn)在就砍了你這顆禿頭!”</p>
姚廣孝神情淡定,沒有一絲慌張和恐懼,繼續(xù)說道:“千歲,按照嫡庶的禮法,太子若有失,秦王作為嫡次子將有可能被立為太子,所以秦王有謀害太子的動機……”</p>
“其次,太子若在西安發(fā)生意外,必然是秦王所為,秦王自然逃脫不了干系,到時候別說太子之位,恐怕性命都難保……至于晉王,貧僧自有辦法解決……千歲遠在北平,任誰都懷疑不到千歲頭上!”</p>
“貧僧保證千歲可以名正言順登上皇位,成為大明之主!”</p>
聽完這些,朱棣揮起戰(zhàn)刀狠狠的劈了下去,刀刃砍入木桌兩寸之多,可見用盡了全力。</p>
姚廣孝安然無恙的坐在原地,甚至眼皮都沒眨一下。</p>
他哪里不知道這老和尚的心思,甚至也有除掉他的想法,但這種念頭每一次都是一閃而過,留著他,或許是為了心中的不甘吧。</p>
“老和尚,你處心積慮挑撥本王爭那皇位,到底圖什么,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女色財寶,你要你說出來,本王全都滿足你!”</p>
但姚廣孝只是微微一笑,沉聲道:“貧僧是出家人,千歲說的這些對于貧僧來說,如同糞土,貧僧只是想順應天意,成就千歲一番大業(yè),僅此而已!”</p>
朱棣瞪著他,說道:“你當真打了一手的好算盤,老和尚,本王若是將你趕走,你是不是要挑撥其他藩王造反?”</p>
姚廣孝搖搖頭,坦然道:“秦王暴虐,晉王孤傲,至于其他藩王皆是沉迷酒色,胸無大志,碌碌無為之輩,實在入不了貧僧法眼……”</p>
“只有燕王千歲雄才大略,有隱龍之相,只要千歲按照貧僧所說去做,一定可以成就大業(yè)!”</p>
“住口!”</p>
朱棣不容置疑的說道:“本王最后一次警告你,不許傷害太子,這是本王的底線!”</p>
姚廣孝長嘆一聲,搖頭道:“帝王之家哪有什么親情,千歲如此在乎兄弟之情,難成大事?。 ?lt;/p>
“不用多說!”</p>
朱棣冷聲道:“本王就算爭,也爭的正大光明,坦坦蕩蕩,絕不會用如此卑劣的手段!”</p>
“只要大哥在,本王自會守好大明的北地,守好我們朱家的江山,絕不會做那亂臣賊子!”</p>
“哎……”姚廣孝失望的長嘆一聲。</p>
見他這副樣子,朱棣故意說道:“老和尚,別把所有的事情想的太好,有些事,本王比你明白,太子意外如何,秦晉二王或死或廢又如何,你怕是忘了宮里本王的那位大侄子,就怕我們爭的頭破血流,最后只能便宜大侄子啊,他才是皇上的心頭肉!”</p>
姚廣孝繼續(xù)說道:“原來千歲擔心的是皇長孫!”</p>
“放屁!”</p>
朱棣神情嚴肅的說道:“他是我朱棣的大侄子,本王認他,將來他繼承大統(tǒng),本王還是會認,永遠都認!”</p>
朱棣說的是真心話,朱棣從小頑劣,經(jīng)常闖禍,每一次都是太子朱標帶著已故太子妃常氏在朱元璋面前替他求情,否則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頭。</p>
朱棣心中非常感恩大哥和大嫂的照顧,所以對他們的嫡長子朱雄英從小也特別關心,經(jīng)常帶他玩,甚至還從宮外帶好吃的給他。</p>
姚廣孝聽后只是微微一笑,那雙仿佛可以看穿人心的雙目凝視著手中的佛珠,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p>
良久后,姚廣孝離開燕王府,走遠時又回頭看了一眼,神情自若,自言自語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讓所有的罪孽都加在貧僧身上吧,阿彌陀佛!”</p>
“千歲,為了您的千秋大業(yè),貧僧必定未雨綢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