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六首狀元,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并沒有在意這些,說道:“你寫的那篇策論咱看了好幾遍,看完后咱想砍了你!”</p>
此話一出,張顯宗嚇的連忙跪在地上磕頭,高呼道:“學生該死!”</p>
“起來吧!”</p>
朱元璋繼續(xù)說道:“咱后來認真考慮了一番,其實你提出的弊端也并無道理,你這個榜眼實至名歸!”</p>
張顯宗這才松了口氣,朱標說道:“貧寒學子能出人頭地,當真不易,希望你能像孤的老師宋濂一樣,做一個正直且忠志的好官!”</p>
“學生定當謹記!”</p>
張顯宗來到朱英面前,有些愧疚道:“那一日,學生并不知道您就是吳王殿下,失禮之處,還請殿下恕罪!”</p>
朱英壓根不在乎這些,微微一笑:“無礙,太子爺說的話,當謹記!”</p>
張顯宗鄭重的說道:“學生一定銘記于心!”</p>
“一甲第三名,吳言信,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p>
這人和張顯宗同是福建學子,朱英同樣見過,有些不善言辭,如今卻中了探花。</p>
一甲的三人宣讀完畢,眾學子有些失望,但又滿懷期待的等著皇上宣讀二甲的名單,一甲的三人都有一個響當當?shù)乃追Q,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p>
二甲第一名同樣也有個叫得出口的俗稱,叫做:傳臚!</p>
既然一甲沒有份,眾人皆期待這個二甲第一名的傳臚,只見朱元璋繼續(xù)念道:“二甲第一名,王羽,第二名,張徽,,,”</p>
一共十二人,全部賜進士出身,傳臚最終被一個名叫王羽的中年人奪得,激動地當場落淚。</p>
狀元,榜眼,探花,傳臚,除了這四人是直接授予官職之外,二甲其他人,他們無法直接獲得官職,還得通過新的考核才能進入翰林院,但也只能獲得“庶吉士”的身份,相當于實習生,只有再經(jīng)過考核合格才能被授予編修之類的職務,有機會留在朝中,或者去其他地方上任職。</p>
隨后是三甲,共十六人,賜同進士出身,含金量最低,他們連進入翰林院的資格和機會都沒有,只能去地方任職,地方和官職也是二甲進士出身的人挑剩下的。</p>
但不管如何,就算是最次的三甲同進士出身,那也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讀一輩子書,若是能中個舉人都算祖墳冒青煙了。</p>
所有學子全部跪在地上齊聲高呼:“謝圣上,吾皇萬歲萬萬歲!”</p>
朱元璋將一甲和二甲的學子全部留下,晚上賜宴!</p>
晚宴,按照以往不成文的規(guī)矩,高中的學子要向主考官敬酒答謝,形成一種師生關(guān)系,方便日后提攜和照顧。</p>
但這次的殿試主考官是皇上本人,皇上可以把你當學生,但你卻不能拿杯酒上去沖著皇上就喊老師。</p>
于是,這些學子只能找其他朝中文臣敬酒,希望能得到青睞。</p>
狀元黃觀找的是翰林學士劉三吾,劉三吾很是滿意,高高興興喝了黃觀的酒。</p>
而榜眼張顯宗和探花吳言信找的是吏部尚書凌漢,因為有之前的偶遇,凌漢對著二人的印象還不錯,同樣喝下了敬酒,不過卻言明,以后會栽培二人,但之間不存在什么師生關(guān)系。</p>
凌漢是皇長孫朱英的老師,他可不敢隨便收學生,搞不好就是結(jié)黨營私的罪名。</p>
老老實實教導皇長孫比收一百個狀元都強,等到皇長孫繼位,他就是三朝元老,當朝帝師,三公的位子絕對有他一個。</p>
凌老頭這心里看的比明鏡都清楚。</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