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忽悠老朱開海,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忽悠老朱開海
沒一會兒,儀表堂堂,目若朗星的卓敬穿著朝服大步走了進來,叩首道:“臣戶部尚書卓敬叩見皇上,圣躬金安!”</p>
說罷,看到朱元璋身旁的朱英,又拱手道:“拜見皇長孫!”</p>
朱元璋笑了笑,指著卓敬說道:“大孫啊,看看卓尚書,要模樣有模樣,要才華有才華,三十出頭就坐上了六部尚書,替咱掌管整個大明的錢財,這就是人才!”</p>
“卓尚書乃朝廷棟梁之材!”</p>
朱英點點頭,表示贊同,卓敬的才華先不說,就憑這副相貌,放在后世那真是老少通殺。</p>
卓敬聽后微微一笑,拱手道:“皇上,皇長孫謬贊了,臣愧不敢當!”</p>
事實證明,長得好看又有才華的人誰都喜歡,洪武四年的狀元吳伯宗也是因為長得好看才走了狗屎運。</p>
“卓敬啊,坐吧!”朱元璋隨口說道。</p>
卓敬惶恐的坐在下面的椅子上,屁股剛算挨著邊。</p>
“咱找你來,沒別的事,就兩個字,要錢!”說著,拿起身前的一本本奏疏緩緩說道:“這是山東水災(zāi),黃河多處大堤決口,三千多戶房屋被大水沖毀,四五萬百姓無家可歸!”</p>
“大堤要修,房屋要重建,百姓要吃飯,,,”</p>
說著又拿出剛才朱英看的奏疏說道:“這是福建倭患,,,”</p>
“這是緬人勾結(jié)土司造反,,,”</p>
說話間,連續(xù)拿出十幾個奏疏扔在桌上,問道:“咱就問你一句話,戶部還能不能拿出錢來?”</p>
卓敬聽到此話,沉默一陣,隨口說道:“能!”</p>
還沒等朱元璋露出喜悅,卓敬緊接著說道:“臣剛在心中估算了一下皇上剛才所言之事,若想全部完成,國庫見底,接下來整個大明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臣諫言,請皇上三思!”</p>
“錢呢?”</p>
朱元璋怒道:“娘的,是不是讓你這個戶部尚書貪污了?”</p>
“臣冤枉!”</p>
卓敬跪在地上,朗聲道:“自臣接任戶部尚書以來,每一筆賬都清清楚楚的記錄在冊,皇上若是不信可派人去查,若是查到臣有中飽私囊之舉,甘愿領(lǐng)死!”</p>
“那咱問你,錢呢?”朱元璋一臉的怒意。</p>
卓敬老實回答道:“去年河南旱災(zāi),加上燕王北伐偽元太尉乃而不花,光這兩件事就耗費了國庫三成的銀兩,這還不算東南,西南,遼東大小的戰(zhàn)爭,加起來耗盡了國庫一半之多!”</p>
聽到此話,朱元璋臉色緩和了一些,繼續(xù)說道:“你的意思是,國庫沒錢,災(zāi)情就不管了,倭患就不平了,緬人就不打了?”</p>
“就讓百姓餓死?”</p>
“就讓那些殺我大明百姓,占我大明國土的倭子,緬狗逍遙法外?”</p>
卓敬跪在地上惶恐道:“臣絕我此意,只是國庫實在拿不出這么錢,,,”</p>
“你這個戶部尚書是怎么當?shù)?!”朱元璋突然大吼道:“咱看你比傅友文那個混賬也強不到哪去!”</p>
眼看老朱又要發(fā)火,朱英連忙勸道:“皇爺爺,卓尚書只是掌管大明的錢財,又沒有錢生錢的本事,你這就有些不講理了吧,這事怎么能怪到人家卓尚書頭上呢!”</p>
朱元璋見自己的最心疼的大孫都發(fā)話了,只得說道:“卓敬,咱也不為難你,先從國庫拿出一半的錢去賑災(zāi)和打仗……”</p>
“皇爺爺!”朱英打斷道:“孫兒認為凡事都有個輕重緩急,仗可以緩一段時間再打,但賑災(zāi)一天都不能耽誤,延遲一日不知道要餓死多少百姓……”</p>
“孫兒去過災(zāi)區(qū),親眼看到過百姓的慘狀,百姓過的實在太苦了,經(jīng)不起折騰了,孫兒建議還是先賑災(zāi),后打仗!”</p>
朱元璋聽后陷入沉思之中,這話說的倒真是這么回事!</p>
隨口沉聲道:“就按照咱大孫說的對辦吧,打仗的事先放一放,先調(diào)撥銀子去賑災(zāi)!”</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