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堵門,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見城中滲透進來的水已經(jīng)沒沒過小腿,而城門在洪水不斷的沖擊和拍打下岌岌可危,就連門栓也開始發(fā)生斷裂,仿佛隨時都有斷掉的危險。</p>
“大爺,您拿個主意!”常茂著急的說道!</p>
朱英長舒一口氣,讓自己迅速冷靜下來,大水淹城,百姓還能躲在哪里去,城中并沒有高地和大山,現(xiàn)在找船也來不及了,再說了,也沒有足夠的船能載下幾萬百姓。</p>
望著滿天暴雨,朱英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正色道:“曹布政使,袁指揮,我與鄭國公負責堵住城門,你們帶領城中的士兵,衙役,立馬安排城中的百姓全部爬上高的屋頂,只有半個時辰,越快越好!”</p>
“這,,,”曹城連忙說道:“皇長孫身份尊貴,萬不可留在這危險之處,臣雖年過半百,手無縛雞之力,但,,,”</p>
“但個屁??!”朱英氣憤道:“知道自己不行就別在這亂表忠心瞎逞能,大水進來了,大家都得死,還不快去!”</p>
城中,無數(shù)衙役分散到城中各處,將剛剛躲進屋里的百姓叫了出來,年輕力壯的爬上屋頂不成問題,但老人,孩子,婦人就沒這個能力了。</p>
朱英直接讓鐵鉉發(fā)布命令,以皇長孫的身份作擔保,所有在押囚犯,只要救人,一律罪減三等,甚至直接免死。</p>
城中此時已經(jīng)亂作一團,無數(shù)饑民爭先恐后爬上屋頂,只剩下老弱婦孺站在風雨中,苦苦無助。</p>
所幸城中還有一千多士兵以及五百多囚犯,正在逐漸將這些弱者背到房屋之上。</p>
動作最慢的是城中的鄉(xiāng)紳富戶,他們家大業(yè)大,聽說大水即將淹城,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安排家里人避災,而是讓人收拾家里的金銀細軟。</p>
看那架勢,人可以被淹死,但錢一個都不能少。</p>
城門口,眼看門栓即將斷裂,而城中百姓還有一半沒有安全撤離,現(xiàn)在裝泥沙,拆房子堵城門已經(jīng)來不及了,朱英當機立斷大吼一聲:“隨我一起堵門!”</p>
城門若破,全都得死,洪水無情,可不認什么身份。</p>
常茂當仁不讓站了出來,將身上的衣服直接扔掉,光著膀子用盡全力抵在城門上,朱英也脫掉自己早已濕透的蟒袍,扎在腰間,與常茂一起頂住城門。</p>
“皇長孫都上了,我們還怕個鳥?。 卞\衣衛(wèi)百戶張虎大吼道:“錦衣衛(wèi),是爺們的老子一起上,隨皇長孫一起堵門!”</p>
這一幕讓錦衣衛(wèi)動容不已,在百戶張虎的帶領下紛紛脫掉早已被雨水淋濕的飛魚服,毫無畏懼的沖向城門。</p>
面對洪水,二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一百多人的力量同樣是渺小的,但能為百姓多爭取些時間那就是值得的。</p>
皇長孫親自帶頭堵門,這一幕讓附近的士兵和百姓感動不已。</p>
房頂上,一位老人伸著手說道:“孩子,快上來,大爺拉你一把!”</p>
“不去了!”那名士兵說道:“大爺,您坐穩(wěn)了,我不上去了,我要與皇長孫一起堵門去。”</p>
說著,直接從墻上跳入泥水中,向城門處沖來。</p>
“老子也不去了,老子愿與皇長孫一起赴死!”</p>
“我也不上去了!”</p>
“皇長孫都不怕死,咱們只是大頭兵還惜什么命,都給老子上,去堵門!”</p>
轉眼間,越來越多的士兵,百姓,囚犯加入到堵門的隊伍之中,原本顫抖的城門在眾人齊心協(xié)力之下緩解了許多,暫時保住了即將斷裂的門栓。</p>
半個時辰后,百姓基本都躲上了屋頂,常茂大聲說道:“大爺,城門堅持不住了,您先撤,我留下!”</p>
既然百姓已經(jīng)暫時安全,再留在這堵門將毫無意義,隨即命令所有人撤退到城樓之上,常茂獨自留下苦苦支撐。</p>
等到所有人撤到城樓之上時,朱英大聲喊道:“大舅,我們都撤完了,您快上來,,,”</p>
“好!”</p>
常茂突然松開城門,只聽見一道斷裂聲,門栓應聲而斷,頃刻間,滾滾洪水如猛獸般全部涌了進來。</p>
“大舅!”</p>
朱英看著被卷入洪流之中的常茂,歇斯里地大吼著。</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