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七章 買地,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xiàn)在正值六月,根據(jù)京城的氣候,正是種植紅薯與玉米的好季節(jié)!</p>
現(xiàn)在當務之急需要買兩塊肥田,將玉米和紅薯播種下去,這兩種農作物的生長周期最多半年時間,年前便可收獲!</p>
成熟后,只要將這滿地的玉米和紅薯獻給朝廷,到時候洪武爺一高興,說不定就劃了婉兒的賤籍!</p>
帶著一千兩銀票,信心滿滿的朱英隨后出門找人買地,跑了一下午,卻不想備受打擊的回來了!</p>
多方打聽之下才知道,京城壓根買不到地,周圍七成的田地全被達官顯貴以高價收購走了,原本的田地主人全變成了佃戶!</p>
雖然還有三成不到的田地,但沒一個人愿意賣,高價也不賣!</p>
田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一家人的盼頭,誰會把自己一家老小的命賣了,除非快活不下去了!</p>
回來后的朱英又想到了自己開荒開出一片地來!</p>
明朝時,朝廷鼓勵開荒,不管土地有沒有原主人,原主人是誰,只要開荒出農田,那農田的所有權都歸開荒人!</p>
而且不限制土地的開墾數(shù)量,開墾的土地免稅三年,官府還會開證明!</p>
但這個想法很快便被朱英放棄了,大明都建國二十多年了,京城周圍能開墾的土地肯定都被人開完了,哪里還會輪到自己!</p>
朱英又想到了租地,仔細一想還是不行,自己種的這玩意太過重要,到時候說不清道不明的,太麻煩了!</p>
思索許久,朱英還是認為要自己買地,而且還不能買太過扎眼的地方,最好是開墾三年以內的土地,并不是不舍得交稅,而是自己種的這玩意實在沒辦法上交!</p>
買地這事,還得找關系,找人!</p>
整個大明朱英并不認識什么大人物,見過最大的人物就是曹國公李景隆了,但也只是見過幾面,并沒有多少交情!</p>
接下來的幾天,朱英一刻都沒閑著,東奔西跑,不斷打聽,探查誰家的地出售!</p>
可忙活了幾天,一無所獲,普通百姓的地不賣,達官顯貴倒是有地,但買不起,人家也不差這仨瓜倆棗的幾百兩銀子!</p>
朱英郁悶的坐在教坊司大堂發(fā)呆,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p>
那人走進教坊司看見出身朱英,二話不說,上前質問道:“你怎么還在這?”</p>
朱英有些懵了,看著眼前的老朱,無奈的說道:“是老爺子啊,我不在這,還能去哪?”</p>
老朱一屁股坐了下來,沒好氣的問道:“咱不是聽說你脫離賤籍,劃入農戶了嗎,怎么?還不搬出去,你想死在教坊司?。俊?lt;/p>
朱英苦笑道:“農戶有啥用,沒有地的農戶還算是農民嗎?”</p>
老朱聽后皺著眉,又小聲問道:“咱還以為啥事呢?幾畝地而已!”</p>
“老爺子啊,土地乃農民之根本,這還算小事??!”</p>
“對對對!”</p>
能說出這話,老朱甚是欣慰,隨后又問道:“是不是缺錢?”</p>
朱英搖搖頭,解釋道:“錢不缺,就是買不到地!”</p>
“有錢啥地買不到啊!”老朱有些不信:“十兩銀子一畝,京城是貴了些,最多二十多兩銀子吧!”</p>
朱英撲哧一笑,隨后將京城土地的情況說了一遍!</p>
老朱聽后,臉色逐漸難看起來:“堂堂大明,京師應天,天子腳下,竟然還有這等事?”</p>
“您老聽聽就行了,這事也只有洪武爺能管,咱們也問不了!”</p>
老朱沒有說話,心里不知在盤算著什么,片刻后,突然站起身來,說道:“孩子,本來想請你吃頓好的,咱剛想起來家里還有點事,回去處理一下,土地的事你不用擔心,咱替你想辦法!”</p>
說完,頭也不回的離開了!</p>
朱英被搞得一頭霧水,愣在原地喃喃自語道:“老爺子今天咋了,聽到這事怎么這么大反應,真把自己當成洪武爺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