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不起眼的文官,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湘王聽后,卻是坦然一笑,說道:“告訴藍太平,出口氣就算了,不能把人真給打死了,他們有罪,當由朝廷論處,動用私刑,可不對??!”</p>
死了這么多人,湘王不僅沒有心疼,反而覺得死有余辜,漢南之所以變成如今這樣,可以說就是這些人禍害的。</p>
“遵命!”</p>
湘王招手道:“陳指揮,你來看看!”</p>
陳懋立馬上來,看到王驥,笑道:“這位大人,麻煩你讓一下!”</p>
王驥正在看的入神,突然反應過來,立馬行禮后,站在了一邊。</p>
“諒州兵少將寡,一定不會和我們正面交鋒,黎利最擅長襲擊戰(zhàn)術(游擊),喜歡用兵設伏出奇,利用地形優(yōu)勢,避實擊虛……”</p>
湘王指著沙盤沉聲道:“以淵縣為核心,慶遠為屏障,在四縣之地藏于伏兵,不斷襲擾,確實讓人頭疼!”</p>
黎利占據諒州多年,多次被明軍圍剿,還能立于不敗之地,可見他的軍事能力非同一般。</p>
湘王不是打不贏這場仗,而是信不過漢南的軍隊,黃中都敢給黎利送火器,還有什么干不出來的。</p>
最不想黎利被消滅的人,就是漢南的這些軍官了,甚至可以說,黎利就是他們養(yǎng)起來的。</p>
他們養(yǎng)的不是黎利,而是一個聚寶盆,黎利在,朝廷就會遠遠的送來錢糧,他們在漢南才有價值。</p>
黎利要是被滅了,他們也就什么都沒有了。</p>
陳懋趁機說道:“不如向楚王千歲求援,如今楚王就在清化,只要能把大明水師精銳調來,想必定能一鼓作氣,剿滅黎利!”</p>
湘王聽后卻是搖頭道:“楚王那邊也有事做,我把兵調來,他的處境就難了,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想調楚王的兵……”</p>
“還有,大明水師最擅長水戰(zhàn),海戰(zhàn),對于山林作戰(zhàn),確實也能打,但一定會有損傷……”</p>
“哎……陛下耗盡心血,千辛萬苦養(yǎng)出來的水師,不能折在漢南這樣的地方,太不值了!”</p>
養(yǎng)一個水師士兵都能養(yǎng)三五個步兵!</p>
而且在漢南諒州這種地形,騎兵壓根無法施展。</p>
“千歲何不堅壁清野,困死黎利叛軍!”</p>
湘王和陳懋頓時愣住了,因為說話的一旁毫不起眼的文官王驥,只見他走到沙盤中間,指著說道:“黎利最擅長襲擾之術,那就將他的伏兵全部逼出來,讓他們無處躲藏!”</p>
王驥語出驚人,湘王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個四夷館的小文官也能指點軍事,而且思路還是對的。</p>
“那你說說該如何去做?”</p>
王驥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派大軍佯攻慶遠,給黎利造成一種假象,用以迷惑,不管他信不信,都要放重兵守住,這個時候,以黎利的作風,一定會讓伏兵進行襲擾,千歲趁機將四縣燒了,徹底折斷黎利藏于暗處的尖刀!”</p>
“之后,黎利就只剩下兩縣,必然是嚴防死守慶遠,此時,不可強攻,從出一支精銳,從西邊宣化趁機偷襲淵縣,黎利必敗無疑!”</p>
湘王聽后,整個人都愣住了,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理有據,而且大有可為,這樣周密詳細的作戰(zhàn)計劃能是一個小文官在短時間內想出來的嗎?</p>
而且,火燒四縣,這得是多大的罪過?。?lt;/p>
“你打過仗?”</p>
湘王看著他,嚴肅問道。</p>
“回千歲,下官是永興八年的進士,入仕多年,一直是文秩,從未打過仗,也沒有參與過軍事……”</p>
王驥拱手道:“軍國大事,本不該多言,可實在沒忍住,這才胡亂說了幾句,還請千歲恕罪!”</p>
湘王欣慰一笑,說道:“說的很好,你以后說不定能當兵部尚書!”</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