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1章 思想工作,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非肩負朝廷海運大業(yè),臣寧愿不要當什么官,就留在舅爺老人家身邊伺候著!”</p>
這話算是發(fā)自肺腑之言了,真真假假的已經(jīng)不重要了。</p>
“有這個心就好……”</p>
朱雄英感慨道:“皇爺爺現(xiàn)在過的挺好的,幾個小王叔也都定下了去處,也算放心了,唯獨十二叔湘王還在宗人府關著呢,朕有心同情,卻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p>
湘王之事,李景隆比任何人都清楚,當年因為缺軍費,他曹國公在江南賣爵,遭受千夫所指,最后湘王背鍋了。</p>
“十二叔在宗親之中最為仁孝,從不給朝廷添麻煩,是為難得的賢王,遭此劫難,朕心中實在有愧??!”</p>
“朕對不起他,也對不起皇爺爺??!”</p>
李景隆連忙安慰道:“陛下,當時情非得已,大戰(zhàn)在即,實在沒有辦法,才有此下策,此事是臣沒有辦好,怪不得陛下!”</p>
朱雄英繼續(xù)感慨道:“每當想起賣爵之事,朕如鯁在喉,寢食難安,自覺羞愧萬分,無言于太廟面對列祖列宗!”</p>
李景隆好像聽出了什么言外之意,立馬拱手道:“臣愿為陛下分憂,還請陛下示下!”</p>
“朕能有什么話說?。 ?lt;/p>
朱雄英苦笑一聲,說道:“干都干了,還怕別人罵啊,賣出去的東西,哪有強行收回來的道理,這不成土匪強盜了,朕丟的起這個人,但朝廷的面子可不好看??!”</p>
“陛下,賣爵之事,乃是為了抵御外敵,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而非私心,臣愿為陛下拔去這根刺!”</p>
皇帝無緣無故突然說起湘王之事,分明就是在暗示什么。</p>
“拔不拔刺的,朕不在乎……”</p>
朱雄英笑了笑,突然話鋒一轉,問道:“曹國公,朕聽說李辰那事是被人下套了?”</p>
李景隆一愣,皇帝知道這事并不奇怪,立馬開始大倒苦水。</p>
“陛下明鑒啊,臣的兒子雖說頑劣了些,但確實不是什么大奸大惡之人,孩子年輕,心思淳樸,善良,這才被有心之心利用,其實是想搞垮我李家??!”</p>
“陛下可想,臣在江南,手握海運稅收,想投機取巧的人太多了,就想在背后用下三濫的手段來坑害臣,謀取更大的利益,臣兒子也是受害者?。 ?lt;/p>
太子立馬跟著說道:“父皇,兒臣也與李辰相處過,確實沒什么大毛病,為人也挺大方的,頑劣不是什么大事,兒臣小時候也是這樣……”</p>
“殿下所言極是!”</p>
李景隆向太子投來感謝的目光!</p>
“這些亂臣賊子,哼……”</p>
朱雄英突然惱火起來,質(zhì)問道:“背后的人查到?jīng)]有?”</p>
“臣……臣沒查,實在不想再給陛下添麻煩了,陛下放心,只要臣堅守底線,無論那些賊人如何用陰招,臣也不會屈服,也不會被腐蝕!”</p>
李景隆假意說著,吃了這么大的虧,他肯定咽不下這口氣,所以他要趕緊回江南,查出背后是誰在指使這一切。</p>
能輕饒了這些人都怪了!</p>
“孤就說李辰怎么能干這些事,原來是被人下套了!”</p>
朱文玨勸道:“父皇,敢暗害李家,這分明是在挑釁朝廷啊,絕不能就這樣算了!”</p>
“太子說的對!”</p>
朱雄英當即表態(tài)道:“曹國公,這件事朕全權交給你查,不要放過任何一個亂臣賊子!”</p>
“臣領命!”</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