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圍城,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圍城
當天傍晚,淮安城迅速關閉城門,禁止所有人出城入城。</p>
這就導致留守城內的災民無法出城,城外的百姓無法進城,導致城內大亂起來。</p>
整個淮王府都快被災民包圍起來,粥棚前,傳來各種爭吵。</p>
“他奶奶的,不是說加入白蓮教,效命淮王就有數(shù)不盡的銀子,喝不完的厚粥,這才幾天,就成稀粥了!”</p>
“這算什么稀粥,分明就是清水,都能照見人影了!”</p>
“老子要退出狗屁白蓮教,都他娘的是誆人的,不干了!”</p>
“沒錯,老子也不干了,什么玩意啊,覺得俺們好騙?。 ?lt;/p>
短短數(shù)日,這些曾經加入白蓮教,要幫淮王奪回大位的災民就開始鬧騰起來。</p>
淮王府的仆人說道:“大家稍安勿躁,前一陣子大雨,路不好走,如今糧食就在路上,整整十萬石,三五天就到了,到時候所有人都能喝上厚粥,甚至還有干飯吃!”</p>
幾個膽子大的災民直接將手中的碗扔了過去。</p>
“放你娘的屁!”</p>
“少蒙俺們,城門都關了,你要有糧食送來,為何還關城門……”</p>
“就是,還瞞什么,別以為俺們看不出來,淮王分明就是要謀反!”</p>
王府的幾名仆人立馬圍了過來,呵斥道:“你這賤民,再敢胡說,就地正法!”</p>
“你想怎樣?”</p>
災民們毫不示弱,硬著脖子說道:“你還能把俺們這幾萬人都殺了啊!”</p>
說著,附近的災民全部涌了上來,兩淮之地,民風彪悍,好勇斗狠,當年的那些開國功臣,幾乎都是兩淮人。</p>
“淮王當時怎么說的……他說把府中的糧食都拿出來給我們,這才多點糧食!”</p>
“還說拆了王府給我們熬粥,身為親王怎能言而無信,他要不拆,我們自己拆了!”</p>
“我看誰敢!”</p>
淮王府的仆人立馬抽刀對向災民。</p>
月黑風高,王府大堂內,朱允炆端坐在椅子上,凝視著外面,不知在想著什么,眼神越發(fā)空洞。</p>
突然,一陣腳步聲傳來,只見淮王妃左手提著食盒,右手牽著兒子朱文奎走了進來。</p>
“妾身見過千歲!”</p>
“兒子見過父王!”</p>
朱文奎是朱允炆的兒子,比太子朱文玨小一些,從小跟著黃子澄在王府讀書,倒是和他父親一樣的性子。</p>
“千歲,你已經一天沒吃飯了!”</p>
淮王妃馬氏倒是個賢惠的媳婦,他親手煮了一碗素面端了過來。</p>
當初,老爺子十分看好這個姓馬的姑娘,一心要給朱雄英當側妃,但朱雄英當年對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實在不感冒,這才許給了朱允炆當王妃。</p>
朱允炆擺手道:“本王實在吃不下去!”</p>
馬氏輕輕嘆息,安慰道:“即便明日結束一生,也要把今天過好,過日子就是這樣!”</p>
朱允炆一愣,回頭輕聲問道:“你都知道了?”</p>
馬氏將面條端到朱允炆面前,說道:“婦道人家能知道什么,我只知道你是我的丈夫,我是你的妻子,無論你去哪,我都會跟隨!”</p>
都說婦唱夫隨,馬氏的出現(xiàn),也猶如一道光,照在了處于人生低谷的朱允炆身上。</p>
馬氏從不過問朱允炆的事情,只是做好自己妻子的本份。</p>
二人雖然是指定為婚,但夫妻感情也是很好。</p>
馬氏的話讓苦悶的朱允炆心中瞬間輕松了許多。</p>
“是本王對不起你,對不起文奎!”</p>
看到賢惠的媳婦,聽話的兒子,朱允炆心中隱隱感到后悔,自己不該拿全家的性命去冒險。</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