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李辰單騎入定州,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辰單騎入定州
崔氏,號稱高麗第一世家豪族,除李氏之外,當屬崔姓最多。</p>
不過,高麗崔氏并非同一本源,分布在高麗各州郡,各不相屬,也沒有直系血緣關聯(lián),為了利益各自為政罷了。</p>
定州城守將叫崔成器,出身高麗全州崔氏,也是家族安排在高麗軍中的子弟,崔成器能不能成器不好說,但對面大明的軍隊,他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因為派兵前往的開京求援的士兵已經回來了。</p>
帶回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p>
好消息是,國君已經派出兵馬,由青海大君李之蘭親自率領萬余騎兵馳援定州。</p>
壞消息是,走到半路,李之蘭率領增援的兵馬突然轉道南下了,只留下一句話,讓崔成器死守定州,務必堅持一個月,若是棄城而逃,或者投降明軍,定斬其全家。</p>
面對明朝大軍,崔成器現(xiàn)在是心急如焚,打是一定打不過的,一旦明軍攻城,一個小小的定州必然擋不住明軍的虎狼之師。</p>
到時候只會落得一個城破人亡的下場,說不定自己的人頭也會被明軍掛在城樓之上。</p>
可要投降,死的就不是他一家,而是整個家族幾千口子人,畢竟全州崔氏可不是什么小門小戶,而是整個世家。</p>
突然,衛(wèi)兵來報:“將軍,城外有一員明軍的將軍要見你!”</p>
崔成器心中頓時驚慌起來,問道:“明軍要攻城了?”</p>
“回將軍,沒有大軍,城外只有一人,是一位年輕的將軍!”</p>
衛(wèi)兵抱拳道:“他說,你要是不見他,他就立馬率領大軍開始攻城,還說我們小小的定州城能扛住多少洪武大炮的炮彈!”</p>
聽到洪武大炮,崔成器頓時臉色一變,那可是明軍的神兵利器,連固若金湯的千里長城都能攻開,更別說沒有多少守軍的定州城。</p>
“快,快請明國的那位將軍進來!”</p>
定州城大門被緩緩打開,一員明軍小將騎馬沖了進去。</p>
崔成器親自前往迎接,可當看到這位明國將軍時,也是愣住了。</p>
只見這員小將身穿一件做工精良,且精美的銀色魚鱗甲,配有肩吞,腹吞的造型,下擺為黃色裙邊,頭戴鳳翅盔,腳踏云紋戰(zhàn)靴,身后掛著大紅披風。</p>
這種甲胄,輕便靈活,防御力也強,但同樣造價卻是不菲的。</p>
即便是在天朝明軍之中,能穿起這種盔甲的將軍,也是不多,再加上甲胄上的黃色點綴,也意味著此人身份不凡,八成是皇親國戚。</p>
“下國鄙將崔成器見過天朝小將軍!”</p>
崔成器不敢怠慢,連忙抱拳行禮。</p>
明軍小將看都不看他,直接走了進去,一屁股坐在主位之上,翹著腿說道:“你就是崔成器啊,漢話說的不錯!”</p>
“鄙將學過漢話,也識得漢字,對天朝也是仰慕已久!”</p>
凡是有身份地位的高麗人,幾乎都會說漢話,高麗是受中原王朝影響最深的地方,高麗人都以穿漢服,說漢話為榮。</p>
崔成器把自己放的很低,問道:“敢問將軍是?”</p>
“你問小爺名號啊,那你聽好了!”</p>
年輕小將傲然道:“小爺是大明隴西郡王之重孫,祁陽王之孫,太子太師,五軍都督府右軍大都督,世襲曹國公……之子李辰是也!”</p>
說完,又補充道:“當年名震塞外的李文忠,那是我爺爺,大明永興圣君那是我表叔,太子見了我都要尊稱一聲兄長!”</p>
一大串的頭銜和關系,讓崔成器壓根沒反應過來,但心里也算有點清楚了,眼前這個小孩的身份很高,至少聽過李文忠的大名,和皇家還有親戚。</p>
“原來是……是……是小將軍……小公爺,失敬,失敬!”</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