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1章 文官之間的戰(zhàn)斗,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人罰俸一個月,走吧!”</p>
二人也意識到自己失態(tài)了,同時拱手道:“臣知錯,臣認罰!”</p>
王鈍瞪了詹徽一眼,冷哼一聲,氣沖沖的走了。</p>
一個月俸祿沒了,能不生氣嗎,文官可全靠那點死俸祿生活呢。</p>
詹徽卻是冷笑一聲,罰俸祿的事,他壓根沒放在心上,從江南回京后,皇帝賞賜他不少東西,絲毫不擔心家里沒錢花。</p>
其實,這一切都是他就是故意而為,目的就是為了氣走王鈍,不讓皇帝為難。</p>
皇帝明明想去打高麗,卻又不能直接說出來,畢竟王鈍說的有理有據(jù),他身為皇帝自然不能公然違背祖訓(xùn)。</p>
皇帝已經(jīng)很難為了,如果繼續(xù)讓王鈍說下去,只會讓攻打高麗之事流產(chǎn)。</p>
未解君憂,敢辭其勞,一直都是詹徽做人做官做事的本色。</p>
詹徽一時心情大好,用手指指了指懸掛在武英殿的一幅地圖,心中暗暗得意起來,十分高興的走出大殿。</p>
本堂指哪,皇帝打哪,好,真好??!</p>
樸不了小步走到了屏風后,恭敬道:“萬歲,他們都走了!”</p>
朱雄英緩緩走了出來,其實他壓根就沒走,一直站在屏風后面,觀察二人的一舉一動,詹徽最后的動作,皇帝全部盡收眼底。</p>
“飄了好,飄了好??!”</p>
片刻后,內(nèi)閣董倫走了進來,拱手道:“臣見過陛下!”</p>
“先生,有事嗎?”</p>
董倫是個只會埋頭做事,從不參與朝堂爭斗的老實人,幾乎很少看到他單獨奏報皇帝。</p>
“回陛下,有些,,,有些小事,不知當講不當講!”</p>
董倫欲言又止,看得出來,他不想得罪人,但又不敢知情不報。</p>
朱雄英見他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有些于心不忍,說道:“先生坐下說吧,天熱,喝口茶水歇歇吧!”</p>
董倫年紀也很大,快八十歲的高齡了,是目前朝堂之上,年紀最大的老臣,朱雄英對他很尊重,向來都是以“先生”相稱,或許是看重他老實的品行,亦或許是彌補劉三吾留下的遺憾吧。</p>
“謝陛下!”</p>
董倫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喝了口涼茶,這才緩口氣,說道:“陛下,最近數(shù)月,通政司送來許多衙門主副官送來的奏本,上面多數(shù)人說,兵部尚書詹徽依仗圣恩,大肆結(jié)交官員勛貴,臣還聽說,京城六部三司以及地方官,不少人都前往詹府,投送門貼,想要投靠詹徽,一些新上任的年輕官員,紛紛成為詹徽的門生弟子,大有結(jié)黨營私之舉!”</p>
“臣不敢私自決斷,請陛下圣裁!”</p>
結(jié)黨營私,這是一個能讓人死無葬身之地的詞!</p>
朱雄英聽后,神情凝重,問道:“先生說的可是事實?”</p>
董倫放下茶杯,接著說道:“臣不知,但臣前幾日上朝之時,路過詹府,確實看到不少官員在府外等待,所為何事,臣就不知道了!”</p>
朱雄英不動聲色的點點頭,說道:“朕知道了!”</p>
“臣告退!”</p>
董倫扶著椅子,緩緩起身,看得出來,年紀大了,有些力不從心,朱雄英吩咐道:“去把董先生送回去!”</p>
樸不了立馬扶了過去,看著一把年紀還在操勞國事的董倫,朱雄英再次說道:“先生日后不必深夜前來上朝,天亮后前往內(nèi)閣就好,下午日落前回家,不必深夜留守!”</p>
董倫感動不已!</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