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3章 重建內閣,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到自己的大寶貝重孫子,老爺子又覺得挺值的。</p>
“說成了,以后你跟著他學武吧!”</p>
老爺子又叮囑道:“以后不用叫他師傅,他不配!”</p>
“那叫什么?”</p>
“你是太子,你想叫他什么就叫他什么!”</p>
……</p>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朱雄英依舊奮斗在尚書房,早已經習慣了這種忙碌而又充實的生活。</p>
就像老爺子說的,他這個皇帝多累一些,天下的百姓就能少累一些。</p>
既然坐上這個位子,就得為天下人做些事情。</p>
但很多事情光靠他這個皇帝是無法做到的,落實下去還是要下面的臣子。</p>
朱雄英走在皇宮中,沐浴著春風,難得出來透透氣。</p>
有時望著發(fā)芽的樹木發(fā)呆,有時上前聞聞含苞待放的花朵。</p>
漫步皇宮,這也是他這個皇帝唯一的消遣方式。</p>
至于練武,繁重的政務哪里還有精力和時間去練武,自從當上這個皇帝,就連東宮都不平?;厝チ?。</p>
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內閣缺人,劉三吾走了,方孝儒閑置,解縉被貶,黃觀去巡視遼東,原本一手打造的大明最強內閣天團,已經不復存在。</p>
只剩下后補的朱高熾一人,繁重的政務他一個人忙不過來,只能自己這個皇帝親自頂上。</p>
走著走著,朱雄英便走到了文華殿,這里是內閣辦公的地方,透過窗戶,原本熱鬧的大殿如今只剩下朱高熾一人孤零零的干活。</p>
朱雄英只是看了一眼,并沒有打擾,而是默默的離開了。</p>
內閣一直是個大問題。</p>
自從老爺子廢除丞相制后,皇權確實得到了加強,但弊端也同樣暴露,繁重的政務壓根就不是皇帝一個人能解決的。</p>
老爺子當皇帝的時候,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政務,因為他不相信任何臣子,寧愿自己累到死都不會交給別人。</p>
然而后世的皇帝可沒他這樣的精力,當初廢除丞相制度的時候,老爺子就說過,以后誰敢建議或者提出設立宰相,就要用極刑進行處置。</p>
所以,丞相的替代品內閣橫空出世!</p>
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p>
內閣制與宰相制又何嘗不是相似呢?內閣大學士一樣可以專權,和宰相專權區(qū)別也不大。</p>
后世的三楊,嚴嵩,張居正,哪個不是掌控朝堂的權臣,他們名不為丞相,但卻有丞相的全力。</p>
權利滋生欲望,即便是劉三吾這樣名滿天下,品行高尚的一代大儒也免不了這個定律。</p>
所以說,不管是誰坐上內閣的位子,掌控了一定的權力,心態(tài)都會發(fā)生變化。</p>
這也是朱雄英遲遲沒有往內閣填人的最主要原因。</p>
皇帝需要一個幫他干活的人,既然讓他干活,就要給他權力,給少了干不了活,給多了,他就想掀桌子。</p>
皇權和相權的平衡,這個問題幾千年了都沒有解決。</p>
自秦漢以來,丞相的權力幾乎等同于皇帝,遇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丞相,那是皇帝命好,萬一放權放出一個王莽就完蛋了。</p>
到了唐朝,相權開始被削弱,原本一人變成了多人,到了宋朝再次被削弱,直到明朝最后一任丞相胡維庸被殺,丞相制度徹底退出歷史的長河。</p>
想到此處,朱雄英突然停了下來,坐在一處臺階下,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后來的清朝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p>
清朝既沒有丞相制度,也沒有內閣,更沒有一手遮天,威脅皇權的大權臣出現。</p>
想到了,朱雄英突然猛拍一下大腿。</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