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好重孫,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經察覺到有些不對勁的李景隆說這話說道:“皇太孫至誠至孝,文武雙全,又是故太子嫡長子,滿朝文武,無人不服,東宮皇孫之中,殿下是最像陛下和先太子的,在臣心中,只有皇太孫最合適繼承大位……”</p>
“臣說句心里話,皇太孫珠玉在前,無論是淮王還是徐王,乃至晉燕二王在皇太孫面前都是黯淡無光,臣不是貶低諸王,而是實在找不出能有比之太孫一二之人!”</p>
李景隆的話說的很明白,這件事你別問我,我只忠心皇太孫,皇太孫才是最優(yōu)秀的,才是真龍,晉燕二王最多算良馬,淮徐二王連馬都算不上,這些人給太孫提鞋都不配。</p>
“你說的對,太孫是很好……”</p>
老爺子悠悠說道:“可他已經走了,這江山社稷不能后繼無人啊,咱都這個歲數了又能活幾年,總要有個人繼承大位吧!”</p>
“九江啊,這里就咱們爺倆,你也不是外人,咱想聽聽你的意見!”</p>
老爺子又把問題拋了回來,言外之意,給你臉你就兜著,今天必須要說。</p>
“臣實在沒想過……”</p>
李景隆立馬起身拱手道:“如今文官支持淮王,武將支持徐王,這就意味著儲君之人必然是皇孫之中的淮徐二王!”</p>
李景隆看似說了一堆廢話,其實也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那就是要立皇孫,而不是皇子。</p>
老爺子盯著他突然問道:“咱也有不錯的兒子啊,像燕王……”</p>
李景隆接著拱手道:“陛下,如果要立燕王,晉王會作何感想啊!”</p>
“那咱立晉王吧!”</p>
李景隆立馬回道:“立晉王不符合祖訓和禮制!”</p>
老爺子點點頭,琢磨道:“咱覺得淮王不錯……”</p>
李景隆感覺這話像是個圈套,不動聲色的附和道:“好!”</p>
“你覺得徐王咋樣?”</p>
“好!”</p>
“要不咱立吳王吧!”</p>
“好!”</p>
“立你曹國公可好?”</p>
“好……呃……不好……”</p>
李景隆尷尬的笑道:“舅爺說笑了!”</p>
“滾!”</p>
“臣告退!”</p>
走出內花園的李景隆心情十分舒暢,都到這個時候了,老爺子竟然還有心思跟他開玩笑,這就足以證明,皇太孫之事絕對沒有表面看到的這樣簡單。</p>
太孫的尸首到現在都沒見到,再加上消失已久的王弼和那支五千人的神機營,以及老爺子的反應,李景隆突然想到一個讓人震驚的結果。</p>
皇太孫可能沒死,而且此時應該就在漠北藏著,不知道在做什么,太孫沒死,那他的兒子李辰應該也沒死。</p>
可老爺子為何還要重新立儲?</p>
出了宮門的李景隆突然站在原地愣住了,一個細思極恐的結果頓時涌上心頭,他立即回家,開始稱病不朝。</p>
,,,</p>
老爺子帶著朱文玨來到尚書房,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本并沒有著急去批閱,正巧此時解縉帶著兩筐奏本前來。</p>
“陛下,這些都是各地行省,州縣衙門送來的奏本,大多都是讓陛下立儲的內容,臣不敢擅自做主,請陛下過目!”</p>
老爺子沒有說話,云成指著一旁的角落說道:“解學士,凡是立儲的奏本全部倒在這!”</p>
解縉抬眼一看,此處的奏本堆積如山,少說得有二三百封,而且上面的蠟封都沒拆。</p>
“陛下,臣告退!”</p>
“等等!”</p>
老爺子立馬叫住他,問道:“現在朝堂之上為了立儲之事,文臣武將爭論不休,他們都想整個從龍頭功,你覺得咱該立淮王還是徐王???”</p>
解縉立馬拱手道:“立儲之事,臣不敢妄言!”</p>
“這是咱讓你說的,說錯了也無罪!”</p>
解縉看了一眼老爺子身邊的朱文玨,靈機一動,說道:“好重孫,可旺四代!”</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