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2章 又見三策,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策就更簡單了,按兵不動,等待大明的援軍和糧草補給,相信以大明的國力,能將整個倭國耗死,一勞永逸,后面的仗也好打許多,不過,此法雖然最為穩(wěn)妥,也太過耗時!”</p>
“老朽的三個計策都可破倭寇的堅壁清野,不過,老朽還是那句話,這世上就沒有完美的計策,是計就有破解之法,戰(zhàn)場之上,瞬息萬變,戰(zhàn)機稍縱即逝,還需靈活用兵,殿下好好斟酌,老朽就不打擾了!”</p>
說完,石羊先生拱拱手,拿起酒葫蘆走出大帳。</p>
朱雄英屏退大帳內的所有人,從隨身的口袋里摸出一根卷好的煙草,點燃后抽了起來,遇事不決時,朱雄英總喜歡抽根煙讓自己冷靜思考問題。</p>
煙草持續(xù)燃燒,整個打仗內煙霧繚繞,朱雄英靜靜的思考石羊先生所說的三條計策。</p>
憑借火器優(yōu)勢確實是個好辦法,不過明軍所攜帶的火器已經被王弼帶走了,南路軍要面對九州勢力最強的幾個大名,壓力不比北路軍小,一旦南路軍受阻,中路軍孤軍深入,很有盡可能面臨兩面夾擊的處境。</p>
中策倒是個好辦法,不過耗時太久,中,南兩路兵馬拿下九州中南地區(qū),就算打得快也得十天半個月,打完后一定很疲憊,這個時候若是強攻一定會損兵折將。</p>
至于下策,那就不是作戰(zhàn)了,這是拼國力,看誰先把誰耗死,如果大明源源不斷輸送兵馬糧草,最后一定是明軍耗死倭寇,不過等耗死倭寇不知道都是猴年馬月的事了。</p>
再說了,今年中原水災,國庫也不見得有多少糧食了。</p>
思來想去,朱雄英決定采用上策,集中火器優(yōu)勢,強攻倭寇城池。</p>
可火器都被王弼帶走了,蕩倭衛(wèi)只有短火銃和少量洪武雷,強攻的話代價有些太大。</p>
突然,朱雄英將手中的煙草按滅,沖著門口大喊一聲:“張虎!”</p>
“殿下有何吩咐!”張虎抱拳問道。</p>
“讓吳忠?guī)嘶厝フ依罹奥?,卸十座洪武大炮,外加一百發(fā)炮彈,全部運到筑前城在蕩倭衛(wèi)大營!”</p>
朱雄英繼續(xù)吩咐道:“讓李景隆留下五艘戰(zhàn)艦,其他全部開回大明,找科技院的老胡要火器,炮彈,造出來多少拉回來多少,告訴老爺子,這是最后一次要東西了!”</p>
“臣遵命!”</p>
張虎走后,朱雄英咬著牙說道:“娘的,不過了,先拿下九州站穩(wěn)腳跟再說!”</p>
那一百發(fā)洪武大炮炮彈是最后的家底了,這一次全部拿出來,孤注一擲,勢必拿下筑前城,摧毀九州的指揮中心大宰府。</p>
李景隆這一來一回順利的話至少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必然要拿下整個九州,不然明軍將無路可退。</p>
兩日后,吳忠將十座洪武大炮以及一百發(fā)炮彈全部運了回來。</p>
次日清晨,明軍將洪武大炮推到筑前城前三百米的地方。</p>
這是洪武大炮最遠的射程,倭寇的弓弩和火銃壓根夠不到,這就是火炮的優(yōu)勢。</p>
“傳令,兩座洪武大炮對準城門,其他對準城墻,兩臺大炮集中轟炸一個位置,不要管上面的倭寇,所有炮彈全部砸過去,一個不留!”</p>
十座洪武大炮全部開火,齊刷刷的轟向城墻和城門。</p>
那城門雖然結實,畢竟只是木頭制作而成的,怎經得住洪武大炮的狂轟濫炸,三四發(fā)炮彈過后就被炸個稀巴爛,燃起了大火。</p>
這城墻也沒好到哪去,小日子的城墻連大明的縣城城墻厚度都沒有,被洪武大炮炮轟以后,有的已經開裂,有的直接被炸出幾個大口子。</p>
一百發(fā)炮彈全部砸了過去,城門被轟開,城墻被轟出四個大窟窿。</p>
“就這……”</p>
朱雄英鄙夷道:“垃圾豆腐渣工程,都不如我家茅房用的磚結實!”</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