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與百姓共天下,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卻有自己的想法,正色道:“咱就是要看他們的反應(yīng)!”</p>
說罷,又有些無奈的說道:“大孫啊,咱雖然沒讀多少書,但咱也知道歷朝歷代的改革和變法都要流血死人,就算咱根據(jù)你寫的這些東西,一道圣旨下去開始實行,下面人陽奉陰違,照樣還是以前那樣,所以這事要讓六部提出來,他們是天下士紳之首,只要他們支持,這事就好辦了!”</p>
朱雄英卻不以為然,說道:“皇爺爺,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或許孫兒不似您考慮的周全,但您剛才也說了,無論是改革還是變法都要流血死人,既然如此,那就殺,一個士紳不服就殺一個,一百個不服就殺一百個!”</p>
“大孫啊,你啊……”</p>
朱元璋笑了笑,說道:“咱總不能把這天下的鄉(xiāng)紳都殺了吧!”</p>
“為什么不能?”</p>
朱雄英細細的擦著手上的油污,好似在擦著刀上的血跡一般。</p>
“皇爺爺,您是怕殺了天下的士紳沒給干活了唄!”</p>
朱雄英笑了笑,繼續(xù)說道:“世人都認為讀書人骨頭硬,但那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士紳都是嘴硬而已,你把刀子往他們脖子上一架,別說搞改革了,讓他們把家里的銀子拿出來,他們不僅老老實實的拿錢,要是不夠都得把小妾賣了湊錢……”</p>
“他們有家有室,有妾成群,吃喝不愁,過的都是人上人的生活,他們才是最怕死的!”</p>
“窮苦百姓就不一樣了,他們除了一條命,啥也沒有,活不下去怎么辦,與其活活餓死,還不如舍命一博,反他娘的……”</p>
“皇爺爺,您也說過,當(dāng)年要是有口吃的,絕不會把腦袋掛褲腰帶上去造反,可百姓就和當(dāng)年的您一樣,缺的恰恰就是這口可以活命的吃的!”</p>
“為了這口吃的,他們可以舍命,到時候要是有人故意煽動百姓造反,就像當(dāng)年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p>
朱雄英沒有再說下去,朱元璋臉色鐵青,要是別人說這話早就被拉出去砍了,但自己的大孫說出來就不一樣了,他巴不得朱標帶著朱雄英合謀造反,自己趕緊退位養(yǎng)老,天天帶著重孫子去玩。</p>
朱元璋不動聲色的問道:“你的意思是,拿刀逼迫他們接受改革,如果不同意就直接砍了?”</p>
“那不砍了還留著干啥?”</p>
朱雄英毫不避諱的說道:“孫兒剛才說了,大部分的士紳都是嘴硬骨頭軟的德行,先找個士紳最多的地方,給他們放放血,要是感覺疼,自然就認了,要是不疼就讓他們永遠都感覺不到疼!”</p>
“這就是殺雞給猴看,其他地方的士紳就算把牙咬碎,也得老老實實的自己咽下去!”</p>
“他們不服算個屁啊,這就是幾百年以來慣出來的毛病,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在他們眼中,百姓如同螻蟻,就是用來剝削和欺壓的……”</p>
說著突然站起身來,豪情萬丈的說道:“我朱雄英將來要與大明百姓共天下!”</p>
“說的好!”</p>
朱元璋拍案而起,這一刻他仿佛看到站在朝堂之上,圣明燭照,乾綱獨斷的少年新君,同時也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p>
這些話真是說到朱元璋心坎里了,朱雄英的種種表現(xiàn)都和朱元璋不謀而合,特別是對百姓的愛,對貪官的恨,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p>
作為一國之君和儲君,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決斷,臣子的意見只能作為參考,不能完全聽之任之。</p>
歷史上,朱允炆就是個完全沒有主見的二傻子,被士大夫集團忽悠的團團轉(zhuǎn),最后落下一個自焚失蹤的下場。</p>
“大孫啊,你今天真是讓咱刮目相看了!”朱元璋很是高興,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揚道。</p>
“皇爺爺,這么說您是同意改革了!”朱雄英連忙問道。</p>
朱元璋沒有立即回答,斟酌半天后,緩緩說道:“改革不是小事,咱得和臣子商量一下!”</p>
“還商量個啥??!”</p>
朱雄英不耐煩的說道:“殺了人還磨磨嘰嘰的,老朱頭,你是不是不敢殺人?”</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發(fā)生在長途客車上的罪惡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