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青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 誘敵深入,挾明,我問青山,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營以下分部、司、局、旗、隊五級編制,每隊可編步兵12名,3隊為1旗。每旗編旗總1名,隊兵36名;</p>
每局可編百總1名,官兵111名;</p>
每司可編把總1名,轄4局,官兵448名;</p>
每部可編千總1名,2司為1部,官兵898名;</p>
每營可編將官1名,中軍1名,火器把總1名,全營滿編總計官兵2697名。</p>
“看來太子爺?shù)氖聝?,劉宗敏已?jīng)知道了,要不也不會派這么多人來追殺了!”</p>
自顧言語著,李虎臣一個翻身上馬,不再耽擱。</p>
“兄弟們!上馬!”</p>
“后面追著的賊狗咬上來了!”</p>
“咱們待的這是盤山道,古人說,狹路相逢勇者勝!”</p>
“全體將士,雖我李虎臣殺上去,殺賊狗!”</p>
“殺!”</p>
“殺!殺!殺!”</p>
在李虎臣鼓動下,歇了足有一刻鐘的騎兵士卒們,以逸待勞,又居狹地,利己不利敵,遂個個士氣高漲,喊殺著,跟從李虎臣身后,向回路阻擊而去!</p>
............</p>
話分兩頭!</p>
李虎臣這邊一行動,廝殺聲,槍炮聲迅速便傳到了不足三里外的一線天。</p>
“將軍!我剛帶人在陡坡上都找遍了,大些堪用的石塊嚴重不足啊!恐一會兒難以起到阻路的效果!”</p>
蕭靖川跟隨護送太子及諸臣,剛事畢蹬上一線天一側陡坡,孫培忠便火急火燎地跑上前來稟報。</p>
“???這......,這可如何是好??!”邱致中與蕭靖川同路而來,聽得這消息,亦焦躁起來。</p>
耳聞李虎臣那邊似與敵軍已然是交上手了,不出一刻鐘,估計那邊就會依計將敵兵引到。</p>
可這邊如無有足夠阻路之物,那伏擊設局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屆時遲滯敵軍追咬的目的不但達不成,恐還將再次加重己方脫困的風險。</p>
事已至此,蕭靖川沉默深思。</p>
良久,其抬眼堅定地望向狹口。</p>
“培忠,派人去將神機營兵士的全部馬匹集中起來,銜枚置于陡壁兩側最狹處上方!”</p>
“兩側最狹處,再各增派百人,隨時候命等我下令!”</p>
“啊?是!”</p>
“可......,將軍,您這是要?”孫培忠跟隨蕭靖川十年,忠貞不二,從未違逆過蕭郎的任何命令,可此刻,他似乎猜到什么,心中猶豫起來。</p>
“殺馬阻路!”</p>
蕭靖川當機立斷,篤定言語。</p>
可這四字從蕭郎口中吐出的霎那,孫培忠卻噗通一聲跪到地上,其臉色煞白,難言的痛楚。</p>
馬為兵之本,國之大用也!</p>
冷兵器時代,衡量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只需數(shù)騎兵即可。戰(zhàn)勝敵人最重要的力量是騎兵。</p>
騎兵靠的是戰(zhàn)馬。歷史上幾乎任何朝代都在認真養(yǎng)馬,以獲得令人垂涎的軍事優(yōu)勢。</p>
高大戰(zhàn)馬可在戰(zhàn)場上獲得很大的優(yōu)勢。</p>
馬幾乎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歷史。只要有好馬,就能打勝仗。無好馬,則必敗無疑。</p>
且通常意義上來講,每個騎兵士卒,對戰(zhàn)馬的感情那可都是相當深的,沖陣殺敵,無言戰(zhàn)友般的情誼。</p>
正因如此,所以在蕭靖川提出要殺馬時,孫培忠才會如此失態(tài)。</p>
“將軍,不能殺馬呀!”</p>
“那可都是咱的命根子!殺了馬,咱日后還如何應戰(zhàn)吶!”孫培忠聲淚俱下。</p>
“老蕭,真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邱致中言。</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挾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我問青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問青山并收藏挾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