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滿遠山,馬伏山紀事,美知,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姑娘說:你累不累,要是覺得累的話,我就下來。</p>
大哥說:一點也不覺得累,你這苗條的身材,背起來好輕盈。比背同樣體重的東西要輕松得多。</p>
黃姑娘覺得好奇了;不會吧,一樣重就是一樣重,本質(zhì)上跟什么東西是那樣關(guān)系的嘛?</p>
黃姑娘這是從物理學(xué)原理說的,確實是這樣??蓮娜说男膽B(tài)來說,他就不一樣。背著美女的心情,那是其它任何東西沒法比擬的。</p>
大哥背著美女上山坡,這三分之二的路段輕輕松松地就走完了,來到這山洞里。他們坐在光溜溜的石坎上,再眺望兌宮位那落日的最后一線刺目的光芒。大哥叫黃姑娘看看頭里上方的幾副標語。還有一個人工開硺的叫打兒窩的小石洞,被稱為洞中之洞,是有來歷的。</p>
人們傳說,有些沒有生育孩子的男人,就來這里投擲小石頭碰運氣,只要第一次往上投進小石洞里,不掉出來,就有希望讓自己女人懷孕生子。</p>
姑娘好奇地說:真有那么神奇嗎?</p>
大哥說:不知道,反正我沒有試過。</p>
大哥陪同黃碧姑娘趕場,本是個再平常不過的事兒,可在大山區(qū)被那些嚼舌頭的人攪得沸沸揚揚,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老院子,在四隊,在全大隊,都引起了大家關(guān)注。大城市的黃姑娘來深山鄉(xiāng)下,是仙女,可大哥就是牛郎,大家都在關(guān)注,在炒作,馬伏山下正演繹著牛郎織女的故事。</p>
最關(guān)心這個事態(tài)發(fā)展的要數(shù)那位盼兒媳心切的母親。這么多年了,家里老木屋被燒后居住就是老大難,搬進搬出,居無定所,投親靠友,寄人籬下,看人臉色,一直是全家人難以逾越的心理鴻溝。前面幾個男子都大了,輪到談婚待娶,卻沒有自家的房子,說媒見人,因為房子便屢屢受挫,只見人無結(jié)果。不說成本高,光面子也過不去。這下好了,好不容易有個不談房子只談感情的主兒,母親還不是象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嗎?</p>
母親急切的心實在沉不住了。看見大哥跟黃姑娘比先前的來往更加密切,也更加隨便,她便主動問大哥:大家都傳言說,你跟黃姑娘有什么關(guān)系,你老實說說看,行不行啦?</p>
大哥說:我只是陪小黃一起趕場,一起吃包子,一起回來。別的就沒做什么事,這有什么關(guān)系嘛。</p>
母親說:原來就這樣簡單?你們一天下來,走那么遠的路,就沒有說些好聽的話,比如你喜不喜歡她什么的,那么紅廟子那么陡的坡,姑娘就沒有叫你拉她一把,牽個手就不算稀奇的吧?</p>
大哥被說紅了臉,吞吞吐吐地說:牽手是牽了,還背過她的,她實在爬不動了,不背她怎么回來嘛。</p>
母親點了點頭,沒有再刨根問底,只說了:你做得對,對姑娘就是要勤快點,大不了流點汗水,力氣用了又來了,不怕吃苦。</p>
母親覺得有戲,人們的傳言并沒有冤枉老大,手也牽了,人也背了,開來,這姑娘心中有他。要是這仙女一般的小黃真成了自家媳婦,那還不是祖墳冒了青煙。母親越想越覺得樂滋滋的。之后,母親幾乎把黃姑娘當作未來的媳婦,更加關(guān)心起來。姑娘對母親也更加親切,大娘大娘的,叫得好甜,讓童家老娘好生嫉妒。</p>
正當大家看好這對牛郎織女的好戲之時,問題出現(xiàn)了。上面?zhèn)鬟_知青政策了。簡而言之一句話,就是知青們將回城了。</p>
怎么辦?熊姑娘沒有任何牽掛,先毫不猶豫地決定下來,很快就加入了第一批回大山城的隊伍。留下黃姑娘深深地陷入抉擇的兩難境地。</p>
其實最難受的還是大哥這個當事人。一段時間以來的心心相印,沉浸在幸福之中。突然一個政策變動,將會前功盡棄,心有不甘。但無可奈何花落去。這一天終于來到。黃姑娘接到回城的通知后,第二天就告別了鄉(xiāng)親們,在副隊長的護送下,依依惜別了馬伏山。</p>
她給大哥留了一句話: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p>
這是著名詩人徐志摩名篇《再別康橋》的第一句詩,沒有讀過中學(xué)的大哥第一次讀到這樣玩味煽情的詩句,意味深長,沒有辦法不流淚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馬伏山紀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美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知并收藏馬伏山紀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