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童家之變,馬伏山紀事,美知,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童家之變
再說童家大嫂捉魚挨批評的事件看,有人說是小題大做,當時我就還是小孩,不經(jīng)世事,拿到現(xiàn)在我看,王隊長是官場老手,他這一整,一是起了殺一儆百的作用,二是消除了工作上的攔路虎。</p>
大家對童家看在眼里,恨在心里。這個起因還是因為副隊長的事情。從老一輩說,童家老大因年齡到了花甲,他的隊長卸任后,本想讓其弟接班,可這個時候偏偏王德海退伍回到老家,老童隊長的計劃泡湯,第二次機會是副隊長有了位置,可六爺又回來了。</p>
這可把老童隊長的唯一兄弟童緣的隊長夢徹底攪破了,那童緣也是奔五的人,打心眼里不舒服。</p>
當然童家也有驕傲與稱霸的本錢。童緣一家人口眾多。以前在老家時多次聽老人們傳說,童家的父親是個老地理先生,聲譽在當?shù)剡€算不錯,他的堪輿手藝也還是說得過去。</p>
老先生在他生前就給自己找好了死后的歸宿,就是屋后小草坡的一棵老槐樹旁,字頭是丁山癸向,再三強調(diào),墓不修山,不立碑,保持土堆堆不走樣就可以了。</p>
老先生在臨死前說了,幾輩人都是子女稀少,他要以自己占著這塊土地后,用風(fēng)水來助力子孫繁衍生息,人丁興旺。</p>
這些傳說,我權(quán)當龍門陣聽一聽,可實際來說,童緣家在全大隊也算是大家庭。</p>
有七男三女,外加父母共12口人。由于人口眾多,家庭經(jīng)濟困難,三男與五男都送人了,家里就剩下十口人。</p>
可前不久,才三歲的幺兒子發(fā)高燒,住在本院子的赤腳醫(yī)生卻不在家,到大巴山上很遠的地方采草藥,用了一些土辦法沒有退燒,還沒有來得及到醫(yī)院醫(yī)治,就夭折了。</p>
人口就降到九人。童家人因經(jīng)濟原因,都沒有讀多少書,可以說,連一個初中生都沒有,只有后來的最小的男孩一個人把小學(xué)讀畢業(yè)的。</p>
沒有文化,最明顯的缺點就是不講道理,我們所說的蠻橫無理。加之人多,動不動就支腳動手,打架吵架,十有八九都與童家有關(guān),他家稱王稱霸是出了名的,一些人口少的家庭都有些畏懼三分。</p>
我家也算大家庭,但都不及他家。特別是原大哥去世后,力量的天坪砝碼一下就偏向童家。</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馬伏山紀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美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知并收藏馬伏山紀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