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到下午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三章:王允與呂布的組合,叔嫂在一起的小說,一覺睡到下午醒,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允與呂布的組合
在將袁滂親自送出永安宮大門后,劉辯借著送行的機會,也在乘輿上向袁滂詢問了對王允和朱儁二人的看法。</p>
袁滂沉吟片刻,緩緩道:“王子師其人,外方內(nèi)圓,素有清名,殿下可誘之以名利。”</p>
劉辯沒有說話,腦中回想起方才王允看到有關(guān)太平道的情報之時那副義憤填膺的神情以及“下意識”按劍的動作,初見之時只覺此人忠直,現(xiàn)在聽了袁滂所言便頓覺做作。</p>
不過劉辯倒也不至于因為這個原因便對王允產(chǎn)生厭惡,這種行為無非是在向他表忠心,不算什么。</p>
只是想起歷史上的王允也的確是格外重視名聲,而且踴躍扛起了與宦官斗爭的先鋒大旗,得到了何進與袁隗的青睞和力保。</p>
而王允此人也絕對是個工于心計之人,對掌權(quán)的董卓虛與委蛇騙取信任后抓住機會勾結(jié)呂布將其斬殺。</p>
若是光是如此,也許只會給世人留下王允舍身為國的忠義形象,但其掌權(quán)后便暴露本性,開始居功自傲、盛氣凌人,再也聽不進任何忠言,甚至蔡邕都其被監(jiān)禁而死。</p>
說起來,王允要處死蔡邕的理由也是令人瞠目結(jié)舌,最初只是因為蔡邕對董卓這個曾將他從逃犯身份赦免的人心懷感激,故而在董卓死后露出了幾分哀悼之色,如此便被王允記恨,將其交付廷尉處置。</p>
原本以蔡邕的罪責絕不至死,但蔡邕在上書認錯并希望能夠繼續(xù)修編史書之時,王允卻反而大發(fā)雷霆要處死他。</p>
不免讓人猜測,難不成受董卓敬重和青睞的蔡邕對于當初王允討好董卓之時所行諸事知曉頗多,王允擔心蔡邕將之記錄在史書上,這才要處死他?</p>
不過這些事情也都是猜測,劉辯也不至于拿來全盤否定王允這個人。</p>
一如袁滂所言,王允可用,誘之以名利便能成為他的手中刀。</p>
“王子師,敢擔當大任否?愿為國而舍清名否?”劉辯目視王允,看著他眼中的“忠直憤懣”之色淡笑道。</p>
名利嘛,劉辯絕不吝嗇。</p>
為官者,誰不求名利?</p>
而王允此人重利之時還格外在乎清名,此等人反倒是比許多士人要好用的多。</p>
他不會做出有礙清名之事,而這也是劉辯輕松拿捏王允的命脈之處!</p>
至于利,有才者居之!</p>
王允內(nèi)心激動,多年養(yǎng)望之成果,就要在今日兌現(xiàn)了,激動之下脫口而出:“殿下但有所命,臣無不從之!”</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叔嫂在一起的小說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覺睡到下午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覺睡到下午醒并收藏叔嫂在一起的小說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