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1章 關于新皇的傳言,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木香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于新皇的傳言
西北的戰(zhàn)事結束了。</p>
隨之結束的是大齊西北數(shù)年的動蕩局面。</p>
戰(zhàn)場上有很多尸體,有些能被找到收尸,有些已經(jīng)找不到了。</p>
克茲族人說:</p>
“找不到的那些人已經(jīng)融進了這片草原的生命里,與草原一起永存?!?lt;/p>
明昭元年,大齊鐵騎踏破鐵勒汗、渾邪二國疆土,滅其國,威震邊陲,震驚朝野。</p>
援軍班師回朝,薛家軍的一些將士也回京接受封賞。</p>
打完仗的克茲族士兵,有些繼續(xù)在軍中,在這里戍守邊疆。</p>
他們的家在西北,他們愿意守著這里的門戶。</p>
由于現(xiàn)在這片地區(qū)地廣人稀,水草豐茂,適合放牧。</p>
有一些克茲族和其他游牧民族遷徙過來,帶來他們幸存的牛羊和新生的牛羊小崽子。</p>
新的帳篷、村落出現(xiàn)在這片土地上,依然有數(shù)不過來的牛羊。</p>
戰(zhàn)事結束了,之前因為戰(zhàn)亂而被阻斷的商路也可以再次通行了。</p>
去西域探索商路的宋家人回來了。</p>
他們和在西北留守的宋家長輩相聚,互相關切地問對方一切可好,之后才興奮地說起這次西行的收獲:</p>
“我們走過了阿羅國、莫西國……走過了沙漠、渡過了海峽……”</p>
宋鈺的幾個堂兄的語氣里都是按捺不住的激動:</p>
“那邊的國土風俗和我們中原很不一樣,他們的房子很高,屋頂尖得跟個錐子一樣,他們不吃米,天天烤面團吃?!?lt;/p>
“他們很多的人頭發(fā)是黃色,眼珠子又綠又藍,不過不嚇人……他們看見我們,他們被嚇到了……”</p>
幾人從行囊中拿出被層層包裹的玻璃器皿、瑪瑙首飾、香料、精致的毛毯。</p>
“這些比我們之前從西域商人中買到的貨更上乘,價格也更低,我們宋家可以再建立更多的商隊……”</p>
宋鈺爹連聲道好:</p>
“如今是大齊新朝,我們宋家可以堂堂正正地東山再起了!鈺兒也能回家了。”</p>
他說這話時百感交集。</p>
當年老太爺在的時候,宋家何等風光。</p>
可當時宋家子弟大多都沉湎于酒色之中,耽于享樂,因為他們有幾輩子都敗不完的家產(chǎn)。</p>
就連他自己也是從年少玩到老的。</p>
后來變故突生,這幾年來過得著實艱難,但也逼得他們宋家子嗣從銷金窟里醒過來,振作一番,復興家業(yè)。</p>
宋家人徹夜商談,最后兵分兩路。</p>
年輕一輩的先繼續(xù)留在西北籌備商隊,老一輩的回京城聯(lián)絡以前的人脈。</p>
宋鈺爹等人舟車勞頓,緊趕慢趕地回了京城。</p>
他們昭慶六年被流放,時隔八年歸來,看著城門上“長安”二字,有一瞬覺得恍若隔世。</p>
離開了長安的繁華,也避開了長安的戰(zhàn)火。</p>
他們走進長安城的時候,看見重建過的房屋、道路和以前都有些不一樣了。</p>
皇上將宋家以前在京城的房產(chǎn)歸還給他們,但是他們估計宅子都被燒得差不多了。</p>
等懷著忐忑的心情去了老宅一看,發(fā)現(xiàn)燒雖然是燒過,但是已經(jīng)有人翻新修葺過了。</p>
宋鈺從大門里快步走出來:</p>
“爹、娘、二叔、三叔、嬸娘……”</p>
他曬得很黑,身子骨也瘦,但是人看著很精神。</p>
新朝建立后,宋鈺在黑匪山交接好了手中的事,然后就來了京城。</p>
他一方面在京城附近開設新的制墨作坊,另一方面著手修繕祖宅,讓宋家人回京的時候能回家。</p>
叔伯們都稱贊:“鈺兒,好,好啊,鈺兒真是越來越有老太爺當年的風范了。老太爺當真是沒有看錯人!”</p>
宋鈺他娘顧不得那么多,還沒進門就抱著兒子大哭起來:“我兒受苦了,受苦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木香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香臺并收藏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