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0章 壞運道到頭,超市我這種掃貨,木香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咯咯咯……”</p>
這時候孔武懷里的知知還在笑,竟然笑出了聲。</p>
狂喜的山匪們滿身滿臉泥點子,抱著幾段藕看向蘇知知。</p>
陽光下,那孩子的眼睛很大很亮,睫毛很長,臉上沾著的幾滴血殷紅剔透。</p>
秦老頭忽然打了個冷顫。</p>
他擅長挖東西。</p>
饑荒這么久,他早就想過從土里刨食。</p>
他試著挖過干涸泥塘,可是以前沒有挖到藕。</p>
現(xiàn)在,居然這就樣挖到了,而且還有這么多,多到每個人都可以吃。</p>
秦老頭下過那么多次斗,夜里挖過那么多次墳,他都沒有害怕過。</p>
可是他這一刻有點后怕。</p>
這個孩子不一樣,和其他的嬰孩不一樣。</p>
秦老頭甚至覺得自己如果之前動手快一些,在飛影倒下之前就去搶孩子,那死的很可能就是自己。</p>
他們挖出了藕后,隨便擦一擦,直接就上嘴生啃,吃得腹中饑餓感盡消。</p>
孔武見大家不搶知知了,于是就單手抱知知,另一只手挖藕。</p>
他也餓。</p>
挖到一截藕,他爬到坑外,把蘇知知放在旁邊地上,自己開始啃藕。</p>
此時,老徐又眼尖地看見蘇知知躺著的地方,旁邊有幾叢野菜。</p>
于是他又去挖了野菜。</p>
最后,那一天大家吃了藕和野菜,給知知換了干凈的襁褓和尿布,又讓孔武把孩子送回去了。</p>
伍瑛娘和裴凌云發(fā)現(xiàn)一眨眼的功夫,知知不見了,他們也心急。</p>
正要出去找,就見到孔武把孩子送回來了。</p>
大家只說是把孩子搬出來曬曬太陽,這么小的孩子,不能憋屋里,要多曬曬。</p>
伍瑛娘和裴凌云那時也不懂帶孩子,對山匪們說的話將信將疑,但他們知道孔武這孩子不會傷害知知,而且山里的人后來也確實對知知很好,他們才漸漸放下防備。</p>
后來,山上又發(fā)現(xiàn)了其他的野果野菜,別的干涸泥塘里也挖出了藕。</p>
再多下了幾場雨后,后山的小溪水更多了,水里連魚都有了。</p>
山匪們這時候都意識到了,好像只要知知在的時候,就很容易找到吃食。</p>
在絕望的時候,身邊有個小生命在茁壯成長,給了他們希望。</p>
他們護著她的時候,日子不知不覺就過得越來越好了。</p>
就這樣,大家熬到了秋收。</p>
那一年秋季,嶺南每一個村落都大豐收,田里的稻米果菜就像自己長出來的一般。</p>
他們再也不用挨餓,再也不用吃人肉。</p>
在那之后,嶺南在漸漸恢復秩序,官府重新造冊登記百姓戶籍,黑匪山的山匪們都變成了良民村的村民。</p>
后來,陸陸續(xù)續(xù)地,山上人越來越多了。</p>
虞大夫、花二娘、白洵等人先后上山,他們村的勢力也越來越強了。</p>
斷臂的白洵頹廢流落到黑匪山時,秦老頭對白洵說:</p>
“我只有一只耳朵,孔武沒有舌頭,但我們在這好好的。你雖然沒了一只手,但你既然來了我們村,壞運道就走到頭了。”</p>
……</p>
寒風呼呼地刮。</p>
吹得秦老頭和慕容棣的發(fā)絲都有些亂。</p>
慕容棣沉默地聽著。</p>
秦老頭看著辛苦了一天后去排隊領飯的克茲族人:</p>
“現(xiàn)在,他們遇到我們,他們的壞運道,也到頭了。”</p>
有部分讀者可能不理解為什么會有村民要吃知知的情節(jié),畢竟知知出生意味著災難結(jié)束,怎么還會要吃人。</p>
因為災難不是立刻結(jié)束的,不是知知一生下來,下一場雨,第二天就糧產(chǎn)大豐收,中間需要時間。</p>
知知是農(nóng)歷六月二十的生辰,是夏天。等到秋季才是災年轉(zhuǎn)豐年的時機,所以期間有一段時間仍然是混亂期。</p>
希望這樣解釋會清楚一些(*?▽?*)</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超市我這種掃貨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木香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香臺并收藏超市我這種掃貨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