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接應(yīng),超市我這種掃貨,木香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呲——</p>
巧兒被腳下的土塊絆倒,摔了一跤。</p>
母女倆這兩日都沒吃飽飯,沒什么力氣,金大娘也被女兒帶著摔倒。</p>
“巧兒,快起來,不能停?!苯鸫竽锱榔饋?,膝蓋處的褲子和皮肉都破了,布料混著塵泥黏在血淋淋的傷口處。</p>
巧兒癟著嘴,忍著眼眶里的淚:</p>
“娘,我們還要跑多遠(yuǎn)?跑到哪里才有官兵把蠻人打走?”</p>
金大娘:“官兵都被蠻人宰了,哪還有官兵?求官兵還不如去廟里求土地爺。”</p>
對人無望的時候,只能求神。</p>
她們母女倆走了兩步,竟然真的在前面看見一座破土地廟。</p>
金大娘拉著女兒往破廟里走,走到門口,見廟里早就沒有神像了。</p>
神龕下面,坐了十幾個人。</p>
有老有少,背著包袱,門口還有兩輛推車。</p>
其中有一個穿著棉布夏衫的年輕人道:</p>
“你們也是要去黑山鄉(xiāng)的吧?先坐會兒,我們鄉(xiāng)里接應(yīng)的人等下就來?!?lt;/p>
金大娘小聲念了一句:“黑山鄉(xiāng)?”</p>
她聽過黑山鄉(xiāng),就是之前到處招工的地方,她原先巷子里的一戶鄰舍就全家搬去黑山鄉(xiāng)了。</p>
金大娘還沒來得及弄清怎么回事,門口就有腳步聲傳來。</p>
“魏七,我們來接人了。”又出現(xiàn)了兩個穿著棉布衫的鄉(xiāng)民,他們招呼著大家,“大家跟我們走?!?lt;/p>
金大娘牽著女兒也跟著去了。</p>
他們先是十幾個人,走了一段路后,又路過了一座小廟,從里面再領(lǐng)了十幾人出來。</p>
再往后走,人越來越多,約莫六七十人跟著。</p>
那兩個鄉(xiāng)民手中舉著一根長竹竿,上面套著面純黑的旗子,在陽光下顯眼得很。</p>
所有人都跟著那面黑旗走。</p>
他們就這樣走,走到一處大石碑,上面刻著“黑山鄉(xiāng)”三個字。</p>
石碑旁邊站著幾個孩子,其中有一個小姑娘生得唇紅齒白,約莫八九歲,手里也舉著一桿黑旗。</p>
那兩個領(lǐng)頭的鄉(xiāng)民道:“知知,這些人就交給你們了?!?lt;/p>
他們說完,帶著黑旗又原路返回去接人。</p>
蘇知知揮著旗子仰頭道:“歡迎來黑山鄉(xiāng),我?guī)銈兿热プ〉牡胤?。?lt;/p>
幾個孩子分成了兩撥人,一撥人在前面引路,一撥人走到隊伍后面,防止后頭有人跟丟了。</p>
蘇知知一邊帶路一邊介紹:</p>
“這邊是我們黑山鄉(xiāng)的布坊,那一頭是墨坊,我們黑山鄉(xiāng)的布和墨都是很好很好的。這條街是黑山鄉(xiāng)的主街,你們要買東西的話……”</p>
走在人群的金大娘和巧兒這時候已經(jīng)弄明白了。</p>
她們誤打誤撞地跟著潯州的百姓逃來了黑山鄉(xiāng)避難。</p>
金大娘震驚地看著黑山鄉(xiāng)熱鬧的景象,街兩邊的商鋪和小攤販都在正常吆喝賣東西,路過的也有人買東西。</p>
路上人來人往,各忙各的,秩序井然。</p>
不像她逃難路上經(jīng)過的地方,到處人煙稀少,一片荒涼。</p>
蘇知知等一幫孩子帶著大家上了墨坊山,把大家分成男女兩隊,引去住處。</p>
蘇知知帶女子去一邊,薛澈帶男子去另一邊。</p>
金大娘和巧兒跟著走進(jìn)了一間很大的屋子,像是作坊臨時改的。</p>
蘇知知把人帶到后,陸春娘走了出來:</p>
“知知,你們辛苦了,去喝碗綠豆湯。”</p>
“還要接一波人呢,回來再喝——”蘇知知扛著旗子和小伙伴們跑了。</p>
一排影子跟著在地上跑。</p>
人的影子小,旗的影子大。</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超市我這種掃貨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木香臺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香臺并收藏超市我這種掃貨最新章節(jié)。